公元前13世纪晚期爆发的卡叠什战役曾是古代近东地区(今中东地区)最为激烈的军事冲突。埃及帝国与赫梯帝国为了争夺黎凡特(古代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的控制权而兵戎相见,双方会战于黎凡特地区的卡叠什城附近,史称“卡叠什战役”。战争中,赫梯军队曾一度包围了埃及法老,却因另一支突然出现的埃及军队而消减了进攻锋芒,使埃及军队得以重新组织突围,战斗随之呈胶着状态,双方在谁也无力彻底击败对方的情况下休兵罢战,各自班师。虽然两国都宣称赢得了战役的最后胜利,但依实际情况而论,鏖战双方均无压倒性优势,此役实为平局。此次战役无论从规模还是战术手段多样性而言均前所未有,对重构近东地区格局亦具重要作用,故长期以来倍受军事学界和历史学界的重视。尽管如此,囿于文献材料和考古资料的短缺,学界目前多关注该战役之过程、影响及政治影响等宏观层面的问题,对双方的军队构成与军事装备等微观层面却鲜有涉及。为此,本文尝试以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为基础,从军队建制、兵种构成、军事情报等多个维度对其进行解读。
据古埃及文献《卡叠什战役铭文》中记载,卡叠什战役参战人数多达五万人。其中埃及军队约两万人,分为四个“军团”,行军先后顺序为:“阿蒙军团”、“拉军团”、“普塔军团”、“塞特军团”, 每个“军团”约五千人,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坐镇中军统一指挥。部队由南向北行进,越过埃及边界后进入亚洲地区。赫梯军队约有三万人投入战斗,军队以赫梯部队为主,佐以涅奈斯、卡贝奈斯、耶奈涅斯等异邦联军部队,联军主要来自小亚或黎凡特地区,每支联军部队人数不等,所有部队均须服从赫梯国王穆瓦塔里斯二世调遣,部署于卡叠什城东部。
为了彰显军功,埃及法老在卡叠什战役之后将卡叠什战役的浮雕刻在卢克索、底比斯、阿拜多斯等地神庙的墙上。由这些浮雕可知,埃及军队大致可分为步兵与战车兵两个兵种。步兵单兵主要配备有矛、斧、刀、弓箭和盾牌等武器,每架战车主要配备有弓箭、短剑和盾牌等武器。埃及学家舒尔曼经过研究指出,“埃及当时的战车与步兵之间的比例大约为一辆战车比一百名步兵。”除此以外,埃及军队中还有外国雇佣军参战。他们在古埃及浮雕中手持短剑,头戴圆形带角头盔,手持圆形盾牌,形象异于普通埃及军队,被称为“舍尔登人”。他们被认为是海上民族的一支,曾从海路入侵埃及,曾为拉美西斯二世所败,成为俘虏后转为雇佣军。同时,赫梯学家古尔内在比对埃及浮雕画面与赫梯文物后认为,赫梯军队也分为步兵和战车兵,武器装备与埃及军队大体相同。赫梯军队在实战中或许更倚重战车兵,步兵主要负责策应战车部队与保卫主帅。赫梯战车一般能携带三个战斗人员,战车部队在突破敌方步兵军阵方面优势明显。而埃及战车车轴安装相对靠后,虽然具有较强机动性,载重能力和攻击性却十分有限,仅能携带一至二人,实战环境下必须与步兵协同作战。
卡叠什战役同时也是一场情报战。众所周知,情报是军事对垒双方制定相应决策或扭转不利情势的关键。参战双方均会想方设法地搜集、利用情报以求达到相应的战术目的。如为了扰乱埃及军队部署,赫梯国王甚至在开战之前就启用间谍传播虚假情报。据《卡叠什战役颂诗》记载,在埃及军队行进到奥伦特斯河畔一座名为沙伯图纳的城市附近时,遇到了赫梯国王派出的间谍——两个游牧的沙苏人(即古代贝都因人),他们将一个错误的情报传递给了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注定)失败的赫梯国王仍坐在位于图尼普北部的阿勒颇(今叙利亚北部城市),他(赫梯国王)害怕法老,所以不敢向南推进。”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据此情报判断,赫梯军队还未抵近卡叠什城。为了抓住战机,他仅率领“拉军团”和“阿蒙军团”冒险突进,抢占卡叠什城有利地形,希望以逸待劳歼灭敌军。就在此时,埋伏于卡叠什城东的2500辆赫梯战车将仍在行军中的“拉军团”拦腰截断,战车部队在击溃“拉军团”后,凭借良好的机动性顺势包围了法老安营扎寨之处。赫梯间谍提供的迷惑性极强的军事情报诱使埃及军队毫无防备地钻入了圈套,战役胜利的天平此时开始向赫梯倾斜。然而,就在赫梯发起进攻之前,拉美西斯二世所在的“阿蒙军团”已在附近抓获了两名赫梯侦察兵,经过审讯,法老猛然发现之前的情报有误,随即派人通知后续部队火速驰援。另外,就在拉美西斯二世被围,军队陷入苦战之时,西方忽然出现了另一支途经该地的埃及军队,这让未曾获得相关情报的赫梯军队大感意外,赫梯军队在顾虑重重之下减缓了攻击强度,加上收到消息的埃及后续援军赶到,战局逐渐由赫梯单方进攻转入双方对峙状态。
不难发现,战役转折点的出现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那支埃及军队的意外出现显然超出了赫梯的情报掌控范围,赫梯军队指挥系统的犹疑直接延缓了进攻锋芒,为埃及军队重新调整战略部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二是埃及法老凭借关键时刻搜集到的敌方情报而做出的决定使后续部队的增援成为可能。也正是凭借及时获得的军事情报,埃及军队才得以挽回颓势,让战斗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归根结底,与其说卡叠什战役是一次军事上的厮杀,不如说是双方在情报战场上的一场角力。可见,从卡叠什战役中参战双方的部队人员配置、军事装备运用及复杂作战环境下军事情报的收集与利用等微观层面而言,将该战役列为古代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实不为过。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