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手应对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
2012年05月11日 10: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5月11日第302期 作者:钟常绿 吴志丹

 

  【核心提示】应对类似黄岩岛对峙事件,政府应当首先考虑使用“组合拳”套路,强势应对;军队要做好应对海上冲突的准备,不放弃武力解决争端。

  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对峙期间,我国一直强调愿意通过外交途径、以和平方式解决,但菲律宾却无视我国的善意,通过制造反华舆论、拉拢美国介入、欲单方面将黄岩岛问题国际化等伎俩,企图将南海争端国际化、多边化,将无关国家牵涉进来,希望美国能为其撑腰。目前,对峙事件还在继续进行中。此次黄岩岛对峙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建议使用“组合拳”套路强势应对

  当前,我国在应对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问题上,在东海、黄海、南海均将面对严峻的挑战。各种争端日渐升温,类似的争议或对峙事件将不可避免。笔者认为,应对类似的事件,政府应当首先考虑使用“组合拳”套路,综合运用外交、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形成一个“一体化方案”,不仅要极力通过政治和外交渠道及手段去解决,更要充分运用经济手段,甚至是军事手段去解决。尤其要善于把经济压力快速转化成对方的国内政治压力,毕竟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对外贸易不仅对东南亚各国,甚至对美国的影响都非常大。这次对峙事件中,笔者认为,我国在宣传舆论上的声音还相对较弱。应当借此机会,在国际社会大张旗鼓地、系统地宣传我方主张,让国际社会了解黄岩岛的主权归属,避免国际社会偏听偏信菲方的一面之词,误导舆论。让国际社会知道,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我国在南海问题上是最大的受害者,我们完全有理由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建议加强争议海域的资源开发和管控

  南海的争议,既是领土主权之争,也是资源之争。上世纪末,我国提出了“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南海争端的指导思想。考虑到当时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就当时而言无疑是一个最佳选择的途径。但从历史发展来看,搁置之后主权问题得不到相关国家的承认,相反,侵占我岛礁的各国企图以事实占有为借口,在国际上大事渲染,纷纷对我国提出主权要求。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南沙海域不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开发,就连传统的渔业生产也受到别国的极大干扰,我国渔民现在很少敢到南沙传统渔场进行作业。相反,越南渔民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有军队撑腰,每年至少有上千艘渔船在我南沙海域进行疯狂捕捞。同时,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坚持“先开发,先受益”的原则,纷纷拉拢西方国家,在我国传统九段线内的海区大肆开采石油和天燃气,我国南海资源遭到疯狂掠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取得较大增长,我国完全有能力在南海海域进行资源开发,但国家要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措施。同时,要加强我九段线内各争议海域的管控。黄岩岛对峙事件告诉我们,应该加快对南海岛礁实际控制权的掌控的进度,包括增派海监、渔政力量在南海巡航,鼓励渔民到南海捕鱼,加强捕捞作业强度等。着眼当前黄海、东海、南海的主权领土和海洋权益的严峻斗争形势,建议国家考虑建立类似海岸警卫队的机构,加强执法力量建设,加大在各争议海域的执法、巡航力度,加强实际管控,宣示主权,让别国不敢轻易挑起事端。

  军队要做好应对海上冲突的准备,不放弃武力解决争端

  正如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所言: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国军队肩负着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的任务,始终坚持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履行自己的使命。根据职责和任务,中国军队将密切配合渔政、海监等部门共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一旦需要使用武力,能坚决利落地完成任务。

  菲律宾本身在整个东盟的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并没有太多的优势,只不过是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一个棋子,美国企图利用菲律宾挑起南海周边国家有关海洋争议。菲律宾最近在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在黄岩岛对峙过程中,采取了较为强硬的姿态,屡屡试探中国的底线。菲律宾误认为中国要保“战略机遇期”,在南海问题上怎么闹,中国都不敢动武,更何况还有美国撑腰。针对类似的事件,我们要综合权衡,选择合适时机,敢于“亮剑”,干净利落地利用武力解决争端。正如罗援将军所言:战略机遇期是积极争取来的,而不是单纯“保”来的。过去如此,现在亦然。美国是一个现实的国家,在真正涉及其国家利益时,会慎重决策,不会轻易“选边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承诺放弃武力解决争端,对于那些敢于挑起事端、充当“出头鸟”的国家,我们要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和教训,否则类似的事件将彼起此伏,应接不暇,麻烦不断。

  (作者单位: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海军指挥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高娜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