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一环
2012年05月11日 10: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5月11日第302期 作者:刘保铭

    【核心提示】今天,人类社会发展已整体性地转向海洋。为此,党和国家提出了海洋兴国战略。加强海防文化建设,就是为这一战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建设先进军事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维系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建设和弘扬海防文化,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一环。

  海防是为保卫国家安全而在沿海地区布置的防务。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海上冲突,应对冲突需要海防,海防需要文化。因此,海防文化就是指人们在依托海洋保卫国家利益及在解决国家利益冲突的海事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成果的总和。它包括海防物质文化、海防制度文化、海防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从历史上看,海防文化是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中国是海洋大国,有着灿烂辉煌的海洋文化和海防文化。然而,由于传统农业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占据主体地位,深层地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导致中国历代王朝重陆地管理体制,轻海洋防务活动,与西方海洋文化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此,在西方船坚炮利的攻击下,造成近代海权的丧失,致使中国海防文化在历史上特别是在近代更多地带有悲情意识。

  今天,人类社会发展已整体性地转向海洋。为此,党和国家提出了海洋兴国战略。加强海防文化建设,就是为这一战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建设先进军事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

  塑造民族的海洋观念和海洋性格

  中国人同海洋的关系及对海洋的认识和感情,与西方截然不同。中国自古重视陆上交通,表现出典型的“大陆型”性格。至于海上交通,主要着眼“鱼盐之利”,而较少侧重航运的展开,也未能提到国家兴亡的高度来看待。这种重陆轻海的倾向,很早就熔铸到国人的世界观和文化心态之中,并在文学、艺术、哲学中都有所表现。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很少颂写海洋,偶有论及也多讲海洋深不可测,鲜有以海洋、航海为主题的篇章。基于此,着眼当今大海防战略和中华民族进行生存空间历史性拓展的现实需要,必须从改变民族传统的“重陆轻海”的“大陆型”观念和性格入手,重塑中国海洋文化,实现民族文化遗传基因的更新,这是实现海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前提。

  ……阅读全文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高娜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