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特种部队强化心理训练模式镜鉴(上)
2011年10月27日 10: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33期 作者:钟常绿 闫飞龙 卢黎明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高精度、大威力的制导武器大量装备部队,使得战斗的突然性、残酷性大幅度提高,突如其来的危险和意料之外的重大事变,容易使参战官兵猝不及防,失去心理平衡。加之敌我双方均注重通过示形造势、威胁宣传、制造恐惧等手段实施心理战,参战官兵又容易产生紧张、恐惧、悲观和消沉等不良心理状态。为应对各种严峻挑战,适应复杂恶劣的战场环境需要,必须强化军人的心理训练。外军特种部队在强化特战队员心理训练方面好的做法及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结合淘汰性选拔训练进行心理测试

  美、英军特种部队通过全程强化训练和心理测试来挑选特战队员。如美国海军特种部队的海豹特战队员选拔和心理训练,就是结合为期25周的三个阶段淘汰性强化训练进行。尤其是第一阶段的第五周,被学员称之为“地狱周”。其间学员要连续进行为期六天不间断的训练,中间每天最多仅能休息4个小时,主要进行沙滩体能、游泳、抬舟、扛圆木、划舟、越障等内容的训练,所有训练都是在硝烟弥漫的模拟战场中进行,有时连休息和吃饭都是在臭气熏天的齐腰深烂泥中进行。如此高强度、大难度的训练,学员生理和心理都达到了极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测试和考察队员的团结协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许多参选队员因承受不了如此大强度的训练和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主动放弃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通过率一般不到50%,甚至更低。实践证明,这种测试更具有针对性,更能测试学员的真实心理品质和承受能力。能通过这一阶段心理测试的队员,心理承受能力的潜能更高、心理品质更好,能更好地应付战场各种复杂的情况。

  采取渗透性方式多手段渐进融合实施

  任何一种心理品质的形成、发展和改变,都是在经过多次反复学习和训练之后才能获得。即使经过强化训练已获得的心理品质,如果不定期进行巩固训练,也会减弱甚至消失。外军特种部队的心理训练,非常注重采取渗透性方式,结合体能、技能、野战生存、演习等训练内容组织实施,在提高体能、技能素质的过程中,同步提高其心理素质。因此,在制定各阶段训练或专项训练计划时,都应充分考虑心理训练内容及心理因素在该项训练中的作用,进行强化训练。据外军有关数据统计,每年心理训练时间占特种部队的整体训练时间比例,美军为14%,英军为13%,俄军为12.8%。在训练程序上注重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逐渐加大训练难度和强度,提高受训对象的心理承受力。如英军海军陆战队特战中心进行的通过水下爬管训练,教练员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并组织在没有水的干管爬行,且体验在狭小空间行动的心理反应,然后教练员示范通过,再组织受训人员逐项实施,先从浅水中通过,后在深水高速通过,使受训人员的心理承受力由开始的紧张、害怕,到后来坦然自若。训练方法上主要有能动训练法、模拟训练法、意念训练法、挑战极限训练法、荣誉激励法等,注重多法并举,融合实施。外军特种部队心理训练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有许多其独特的训练方法,并不断探索和大胆采用先进实用的技术,针对不同的训练对象、内容、时机,采取多种不同的训练方法融合实施,达成心理训练目的。

  注重模拟实战环境提高战场心理承受能力

  外军研究认为,培养特战队员从战争创伤中恢复的基本方法是实施“战争考验”或“战争接种”。就是要通过实战化的训练,使特战队员的大脑“熟悉”战场的感受。因此,外军特种部队的心理训练非常注重把特战队员置于近似实战的模拟训练环境中进行,把战场上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压力都尽可能考虑进去,并结合实战性综合演练或考核进行。如英军在特战队员的战术训练中,设置大量心理训练内容,设置很多具有危险性、破坏性、残酷性、复杂性的环境,如在实爆、实弹射击的危险环境中穿越规定的考核战术区域,进入建筑或通过铁丝网等。又如,美军在肯尼迪特战中心,模拟真实的热带丛林区、沙漠地区、极地地区等战场环境,并把特战队员在战场上可能面临的剧烈爆炸、强烈的闪光、剧烈的震动、弥漫的硝烟、熊熊的烈火、密集的枪声、震耳欲聋的飞机和装甲车的轰鸣声,以及假设敌被命中发出的痛苦尖叫声都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使受训人员真切地感受到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对感官的刺激,体验对心理的震撼和冲击,消除队员在各种战场环境的胆怯、恐惧、忧虑的心理,提高特战队员对不同战场环境的心理承受能力。

  (作者单位:海军兵种指挥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责任编辑:虚拟的系统用户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