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严峻挑战,我党几代领导人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的战略需要出发,着眼现代化人民军队的全面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借鉴古今中外武器装备建设方面的优秀成果,深入总结我军武器装备建设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武器装备建设思想,指导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实践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毛泽东武器装备建设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面临着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和战争威胁。要保卫千百万人民流血牺牲换来的革命成果,必须建立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大力提高我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毛泽东坚定地指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在指导我军武器装备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武器装备建设思想。其主要理论观点是:武器装备是军队战斗力的关键因素,是夺取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是推动军事上发生变革的重要力量;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只有经济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必须努力为武器装备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是发展武器装备的基础,必须从准备打仗的战略高度出发,努力建设布局合理的国防工业体系;向国外学习,是提升我军在现代化战争中取胜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发展武器装备的方针必须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保存自己需要防御,消灭敌人需要进攻,进攻与防御的矛盾,是推动武器装备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们的陆、海、空三军都迫切需要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先进武器装备的人才,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武器装备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
邓小平武器装备建设思想
邓小平曾指出,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最突出的危险,“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无论形势怎样变,准备打仗这一条不能放松。邓小平的武器装备建设思想的主要观点是: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靠强大的国防来维护,强大的国防关键是要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现代条件下,必须把武器装备的需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上;和平时期发展武器装备,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的关系,制定好装备长期建设的科学规划;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要突出重点,尤其要注意发展尖端技术武器装备;质量是武器装备的生命,必须坚决克服过去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的思想倾向;正确处理装备生产和装备维修、生产旧装备和发展新装备、装备引进和装备改造、作战装备和配套建设的关系,不断提高武器装备建设的整体效益;国防工业是武器装备建设的基础,必须下大力抓紧抓好,把军工力量纳入整个经济发展范围,军工企业必须坚持以军为主的方针,国防工业发展要突出重点,认真搞好国防科研工作;充分认识人才在武器装备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建立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管理的新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努力为国防科技人员创造良好条件。
江泽民武器装备建设思想
20世纪90年代,高技术化已经成为现代战争越来越明显的特征。如何打赢现代条件下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成为江泽民最为关注的重大历史课题之一。江泽民武器装备建设思想的主要理论观点是: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高技术战争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基本形态,武器装备建设必须为“打得赢”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现代武器装备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必须着眼提高我军整体作战能力,加强武器装备体系建设;要牢固树立“科技强军”的思想,认真实施科技强军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武器装备快速发展;发展武器装备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借鉴和运用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科学管理手段和方式,加强武器装备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受国家经济实力所限,在武器装备建设上必须走出一条经费投入比较少而效益较高的新路子;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武器装备,对发展战略和规划要科学谋划,坚持走重点发展、跨越式发展、系统配套发展的路子;要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武器装备建设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竞争机制、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人才是兴装之本,要把武器装备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宁肯让人才等装备,也不能让装备等人才”;最终目的是使武器装备形成战斗力,要通过配套发展、加强部队武器装备管理、搞好编制体制调整、大力抓好部队的装备训练等措施,使新型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
新形势下我军武器装备建设思想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武器装备建设所处的历史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世界各国武器装备建设追求的目标。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进入关键时期,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主线,努力缩小同军事强国在武器装备上的差距成为军队建设的突出任务。胡锦涛主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装备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如国防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巩固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而武器装备作为战斗力的关键因素,是国家战略能力特别是军事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主要标志;推进武器装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确立指导武器装备建设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尤其要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重视系统配套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等重大原则;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要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但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是我军必须具备的核心军事能力,是完成其他军事任务的能力基础;武器装备建设受国家和国防建设整体的制约,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坚持走跨越式发展、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和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武器装备的发展依赖于一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水平,必须大力加强国防科研和生产能力建设,不断增加技术储备,使我军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真正进入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良性循环轨道;人才资源是装备建设资源中的第一资源,要努力造就一支能够站在世界军事科技前沿、政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善于攻关、敢打硬仗、作风优良的武器装备人才队伍;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武器装备建设者新形势下要继续发扬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科学求实、严肃认真,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新形势下推进武器装备建设,涉及因素多、要求高、投入大、周期长,必须通过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质量、科学决策水平和部队科学化管装的能力。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针对世界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我党几代领导集体始终围绕提高我军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这一中心任务推动我军武器装备建设思想不断发展,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党的装备建设指导理论。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我军武器装备发展实现了从陆军到多军兵种、从进口仿制到自行研制、从低端到高技术的历史性跨越,逐步形成了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相结合、作战装备与保障装备相配套、种类齐全、精干有效的武器装备体系。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以党的装备建设理论为指导,努力加强武器装备建设,不断提高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确保我军能够在各种复杂条件下有效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作者系装备学院副院长、教授、少将)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