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必须科学分析国内外安全形势,准确把握国家安全需求。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以有效推动富国强兵的历史进程。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强调:“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坚强后盾。我们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是国家建设的两大基本部分,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要旨在于追求富国与强军相统一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毫无疑义,胡锦涛同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篇章。在这一篇章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走上强军之路,或者说如何统筹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化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认识,形成了新的理论概括,多次强调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既是强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追求富国与强军的有机统一,标志着我党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思想的创新发展着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纳入战略全局之中。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认识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要把国防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战略全局、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之中,扎实推进国防建设,促进和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胜利实现,凸显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二是搞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融合式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之中,要将富国与强军的有机统一融入到实现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依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此,必须统筹国防资源与经济资源,注重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军队人才与地方人才的兼容发展,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注重在新的更高层次上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即,要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协调、相促进,国防与经济同步发展,在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实现富国强军,从而为我国国防建设提出了新的重要目标。
处理好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问题
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协调发展中共同提升。
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一个国家国防建设的水平和发展速度,归根结底是由这个国家的经济基础、经济资源、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首先,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军费资源。无论是完成军队机械化、信息化的双重历史任务,还是实现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目标,都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只有经济增长快、经济总量大、财政收入多,军费拨款才能更好地满足国防建设的需要。其次,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现代化军队是技术密集型军队,武器装备的每一步革新都是以科学技术进步及其运用为前提的。在以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制造和装备威力大、精度高、可靠性强的兵器提供了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直接满足军队科学技术创新和武器装备更新的需要。再次,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在高技术条件下,对建立在整体国民素质基础上的军人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人才资源,也越来越依赖于国民教育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总之,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是国防建设所需要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技术力量的来源和保证。
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可靠保障。强大的国防既为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安全稳定的环境离不开国防力量的加强,只有建设一支与我们国家地位相适应的强大军队,才能可靠地保卫国家安全,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当前,霸权主义国家还在继续推行“强权政治”,不惜以武力维护其霸权地位,严重威胁我国安全。因此,我们在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的同时,必须把国防建设提到应有的位置予以重视,决不能在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上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作为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只有建设强大的国防,才能够有效地捍卫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才能够成为稳定和平衡世界格局、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为维护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提供保障。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军事消费具有刺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面,它虽然不能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但作为社会消费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已为历史所一再证实。当前,军事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推动着战争指导思想和战略战术的变革,另一方面又对科学技术、经济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全面贯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经济实力是构成国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从根本上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和强大。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差、底子薄,必须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增强经济实力,这是解决包括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内所有问题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这就要求国防建设自觉在经济建设这个大局下行动,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同时也要看到,国防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而巩固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当今世界形势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国家安全和发展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后盾。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因此,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一支同我国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国防力量,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和谐推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以国家安全需求为牵引来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的安全和生存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战争年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理所当然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和平时期也要居安思危,在优先考虑和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国防建设,以保证经济建设不会因为外来的军事威胁或内部叛乱而受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总能根据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国家安全需求和国家经济实力,适时提出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原则和方针。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错综交织,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必须科学分析国内外安全形势,准确把握国家安全需求。只有对国家安全需求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才能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真正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有效推动富国强兵的历史进程。
以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来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是我们党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内在规律的科学总结,是强国之策、强军之道,必须以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来实现。一是要使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要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统筹考虑和设计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合理确定国防和军队建设布局,通过科学的发展规划和计划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之中,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二是统筹国防资源与经济资源,注重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军队人才与地方人才的兼容发展。要真正把国防建设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的结合,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持续发展的后劲。三是兼顾富国和强军的双重目标。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统筹兼顾,就要满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国防建设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体系融合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成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强大保证和坚实基础;就要从战略层面上来统筹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社会衔接发展的关系,使国防和军队建设真正成为国家总体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真正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以军民融合路径来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军民融合、军民协同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路径。我们党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致力于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路子,认识不断深化,实践不断拓展。我军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有着拥政爱民、参加和支援经济建设的优良传统。翻开共和国的发展史,无论是重大工程建设与抗震抗洪抗雪灭火,还是维护社会稳定,一代又一代的共和国军人以赤子之情,与广大人民一道,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世纪新阶段,不仅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同时要牢固树立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自觉理念,加大军民通用技术开发的力度,建立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新机制,加大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力度。因此,我们要继续发扬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在坚持军民融合、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中,建立新的功勋。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