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
136
期
9
版“军事学”文章之一。
国家发展面临安全威胁,这是一个古老而又长青的话题。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我国的国家安全问题一下子凸显出来。中国与朝鲜,政治相关,地缘相邻,民族相亲,用什么方式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一是和平谈判,二是御敌国门,三是出兵朝鲜。60年过去了,实践表明,党中央、毛泽东作出抗美援朝、出兵朝鲜的战略决策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最佳选择。
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高于一切
国家利益是衡量出兵与否的定盘。正确的战略决策需要对形势和趋势作出科学判断,需要统筹全局,需要大视野大智慧。国家安全与国际形势特别是周边环境密切相关。朝鲜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在大举进犯朝鲜的同时,公然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境内,对新中国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50年6月27日宣布已命令美军参战,公然声称“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当天,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十余艘军舰进驻台湾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并在台湾海峡进行“侦察巡逻”和作战演习。10月7日,美军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越过“三八线”,疯狂地向朝中边境进犯。美军飞机频繁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地区的城镇和乡村,矛头直指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如何维护我国安全是当时不得不作出的战略抉择。毛泽东明确决断:“我们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这是以战略家的气魄维护国家安全的大决策。
参战最能有力地维护国家安全。朝鲜战争牵动了全世界。战争的关键时刻,美国想到苏联可能出兵。但是,斯大林担心美苏两家直接交手,会引起新的世界大战,因此,苏联除了道义上支持外,主要是贷款给中国,再用贷款购买苏联的武器装备弹药。在严峻的战争形势下,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朝鲜人民请求我国出兵援助。1950年10月,党中央、毛泽东毅然决策,克服一切困难,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了无数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勇业绩。美军在朝鲜战场上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沉重打击,以至于艾森豪威尔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宣称:如果他当选,就停止朝鲜战争。杜鲁门为了推卸责任,不得不拿麦克阿瑟作替罪羊,撤去了他的全部职务,把朝鲜战场上的指挥权交给了李奇微。实践表明,出兵朝鲜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最佳战略决策。正如毛泽东所说:出兵参战,“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制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派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党中央、毛泽东的果断决策,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尊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强的执政能力,体现了我们党在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上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战略能力。
作战战略与发展战略相融合促进国防发展
国家战略牵引军事力量发展。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是加强国防建设的机遇期;同强敌较量,是促进国防发展的重大战略契机。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面对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盟军主力,除数十万美军和韩国军队外,还有英国、土耳其、加拿大、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法国、菲律宾、比利时、希腊、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南非联邦等16个国家的军队,各种情况比国内战争要复杂得多。在朝鲜半岛上,作战双方兵力最多时达到300万人。敌军装备好,火力强,机动快,掌握了制空权和制海权,双方在武器装备上的优劣相差很大。这对我军作战带来了许多困难。正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我军加快了由单一兵种作战向诸军兵种联合作战过渡,武器装备大力改善,陆军中炮兵、装甲兵等兵种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提高,空军、海军得到较大发展。这标志我军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毛泽东指出:“经过抗美援朝和几年的整训,我们的军队加强了,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红军要更强些,装备也有所改进。”军事战略体现出作战战略与发展战略相融合的深刻内涵,战胜敌人是强化军队建设的战略抓手,军队发展成为打赢局部战争的实力基础。
作战战略和发展战略相融合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抗美援朝是一场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优势装备的敌人作战,最终迫使美军接受停战谈判。我们贯彻边打边建的方针,取得显著成效。这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实践推动一支百万大军的发展,作战战略与发展战略相互融合,加快提高了我军的作战能力。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确立后,我军加强军事斗争准备,有力地牵引了军队建设发展。2005年12月,胡锦涛提出“五个统筹”,进一步体现了作战战略与发展战略的融合。
挖掘出兵朝鲜的战争遗产
拓展国内战争的战略思维。我军创建以来,始终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浴血奋战,主要战场在国内,主要作战对手是国民党军队和入侵中国的日本侵略军,“小米加步枪,仓库在前方”,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下,创建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新中国成立以后,适应维护国家安全、保卫和平的新形势,打赢国内战争的战略思维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要求,必须摆脱已有的思维定势,拓展国防发展的战略视野。朝鲜战争爆发前,东北地区的驻军总数不足20万人,是全国驻军最少的一个地区,只占当时全军总兵力的二十七分之一。10月8日,毛泽东发布命令: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助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随后,英勇的志愿军将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为保家卫国、维护和平而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也是我军经历的现代条件下作战最充分的一场战争。出兵朝鲜大力拓展了我军建设发展的战略视野。
军事战略强力支撑国家战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面临来自外部强敌全面武装入侵的威胁,因此,国家战略的重心在于首先确保国家的生存,确保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的稳固。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第一个军事战略方针,是把军事斗争和国防建设一并考虑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政权已基本巩固,国家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国家战略的重心逐步由生存向发展转移。1988年以前,基于对战争形势的严峻判断,国防建设主要以作战战略为统揽,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重心,军队建设适应军事斗争的战略需求。1988年底,基于大仗一时打不起来的形势判断,中央军委重新确立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提出筹划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问题,需要关照到我军的发展战略和作战战略。这次调整,考虑到20世纪乃至更长时间不会发生新的世界大战以及需要我举国迎敌的全面反侵略战争,但在我国陆地边境和海上,与周边国家因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发生军事冲突和局部战争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因而提出军事斗争准备基点与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转变。正是适应国家战略的这种转变,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实现三次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军事战略每一次调整发展,都不单纯由军事要素所决定,而是适应国家战略的需求。如果脱离国家战略而孤立地进行军事战略调整,军事战略创新发展便会迷失方向。
新形势下,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军事力量运用出现一系列新变化:军事力量在非战争运用中不断强化,这并不等于说军事力量的作战功能在弱化。因为,军队提高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是基于提高应对传统安全威胁能力基础上的新要求;人民军队是抢险救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但首先是能够打赢未来战争的战斗队。和平与发展时期,军事力量非战争运用的频率提高,这并不意味着军队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迟缓。抗美援朝的战争实践启示我们,军事战略的调整发展要拓展战略眼光,强化大局意识,深入探索军事力量运用新的特点规律。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蔡仁照系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少将)
链接〉〉
中国人民志愿军名称的由来: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0年10月25日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方面部队的名称。毛泽东和周恩来曾研究过以什么名义出兵的问题,同时征求过民主人士的意见。之所以命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并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号和编制,表示不是中国跟美国宣战,而是人民志愿支援朝鲜。虽然名称为志愿军,但实际是成建制的正规部队。战争初期,这一名称让“联合国军”误以为这不过是一支小规模的志愿者队伍。后来则一直承认“志愿军”这一称谓,以便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避免使战争升级。
三八线:
国际通称The 38th Parallel。是位于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盟国协议以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线作为美、苏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临时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日本投降后,这条线就成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的临时分界线,三八线以北为朝鲜,以南为韩国。
《朝鲜停战协定》:
全称《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另一方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协定包括序言和正文5条63款,并附有《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和《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板门店签订。同日,金日成元帅、彭德怀司令员向朝中部队发布停战命令:“自1953年7月27日22时起,即停战协定签字后的十二小时起,全线完全停火。”这标志着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结束。朝鲜把这一天定为“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日”。该停战协定来之不易,其谈判过程从1952年5月至1953年7月,大小会议就举行了数百次之多。甚至在临近签署协定之前,仍有情报说有人要破坏签字仪式。为了指挥官的安全,双方只好各派一名“出席代表”到开城签字,朝鲜的金日成元帅、中国的彭德怀司令员和美国的克拉克陆军上将则被安排在各自的驻地签字。值得指出的是,战争的主要当事者之一韩国没能在协议上签字,原因是其总统李承晚在当年曾发表声明,表示坚决反对停战,并主张要单独北进。随后韩国国会也通过了北进统一的决议。
相关内容链接: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