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盘活国有资产
2023年10月31日 14: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0月31日第2762期 作者:时杰 余菁

  当前,全国国有企业正面临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历史使命。李强总理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深刻分析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扎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在当前形势下,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为抓手,不断聚焦核心业务,保障和提升产业安全,为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支撑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力量 

  新型工业化旨在主动适应与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发展全过程,将建设制造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和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起来,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物质技术基础。可见,技术创新、产业变革、高质量发展等共同构成了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要素。

  进入新时代,各地国资国企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持续深化改革,通过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企业规模和效益不断迈上新台阶。在我国国民经济全部行业的20个门类和96个行业大类中,国有经济涵盖94个行业;中央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经营的业务涵盖19个门类和90个行业大类。主营业务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通信、军工、机械、建筑等国家基础产业领域,其中,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和净资产占比均超过90%。从运行机制上看,正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等手段,国有企业已成为支撑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力量。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国有企业通常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和优质的资产,包括土地、资金、技术和人才等。通过合理配置这些资源,国有企业可以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向高新技术领域延伸,依托重点技术布局和全链条融合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助力新型工业化进程。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有助于国有企业着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整体上保障产业安全,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切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以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为抓手 

  提升资产利用效率可以优化企业成本,提高产出效率,创造更多价值。特别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可以实现再投资和扩张,从而在企业价值创造中化解财务风险,实现资产存量优化和增量扩张。国有企业由于自身的多重角色,提升资产利用效率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国有企业通常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提升其资产利用效率可以有力支撑相关领域的国家战略实施,保障产业安全和推动产业变革。因此,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撑作用,具体到企业运营层面,重要抓手在于优化国有企业资产存量和打造国有企业资产增量,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资产利用效率。

  第一,强化党的领导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至关重要。这不仅涉及企业管理层的政治觉悟和自律能力,也有助于确保企业治理规范性和合规运营。党的领导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政治层面发挥引领和监督作用,同时在企业管理和决策层面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能够确保国有企业严格遵循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更好完成国家战略目标。

  第二,技术创新能力是提升资产利用效率的关键。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密切关注颠覆性技术突破而导致的需求变化,以确保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相匹配。同时,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不仅着眼于企业财务绩效,还包括组织流程改进、服务提升、技术创新等关键指标的考察,切实提升科技投入的资产效益与综合效能。

  第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是提升资产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一是要将国有企业优质资源有针对性地配置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领域,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二是要制定形成灵活的资源配置机制,使国有企业能够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优化资源分配,抢占发展先机。三是要建立健全与资源配置相关的监督及考核体系,确保各类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四,根据不同企业性质制定针对性的发展策略。通过战略性布局和差异化策略,国有企业可加强在能源、资源、粮食等关键领域的投资和发展,以强化其竞争力和保障水平,更好满足国家战略安全需求。同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机会,推动国际科技交流,加强国际市场开拓,以此提高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推动资产利用效率的提升。

  第五,切实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与会计监督。一是强化财务监督,着力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具体措施上,应加强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审查和核实,确保财务信息的合法合规;积极开展财务违规行为的调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当操作,减少资源浪费和投资风险。二是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数据的合规性和透明度。监管部门应制定更为严格的会计准则和规定,确保企业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财务报告;监督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和可信度,以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三是完善内部审计和监管体系,加强对企业内部运营和财务活动的监督。在具体措施上,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风险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独立开展内部审计,确保其独立性和客观性,以有效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四是加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企业应当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识别、评估和应对市场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等各类风险;加强内部控制,确保企业内部流程的合规性和高效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风险管理。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