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有教育、科技、人才的坚强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新中国创办的首批航空高等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始终坚持“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的初心使命,扎根航空航天民航“三航”领域、服务工信事业,聚焦事关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化产学研协同,注重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19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深度服务支撑了大飞机、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火星探测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成为我国“三航”领域不可替代的战略科技力量和人才力量。围绕产学研融合、学科布局优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话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
南航明故宫校区 南航/供图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南航在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和实践?
单忠德: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谋划、一体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现代化国家建设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的全面把握,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南航始终厚植工信底色、突出“三航”特色,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进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南航不断深化开放办学、开放创新、开放合作、开放共赢,探索构建战略协同发展、人才协同培养、科技协同攻关、校地协同联动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是推动战略协同发展,促进目标愿景深度融合。立足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打造了校企战略合作、全面合作和专项合作逐层递进的立体化战略协同发展体系。近年来,南航与航空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国船舶、中国兵器、中国电子、南方航空等30余家央企集团和龙头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中国成飞、航天八院、中电28所等50余家集团下属单位建立全面合作和专项合作,构建全方位、广领域、超深度、高水平的校企合作关系,形成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企业的共同愿景。
二是推动人才协同培养,促进育人模式深度融合。推动校企协同培养,不断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机制改革,积极探索与中国商飞共建“大飞机学院”、与中国电子共建“集成电路学院”等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新模式,培养国家急需的卓越工程师。强化优质资源供给,通过聘任企业导师,开设“强国逐梦·大师领航”系列前沿课、企业课程等新型实践课程,组织企业“项目式”实习模式,推动学校人才培养链条与企业技术创新链条紧密衔接。
三是推动科技协同攻关,促进自主创新深度融合。瞄准国家重大工程和企业技术重大需求,构建项目共担、平台共建、成果共享的全链条协同攻关体系,形成了覆盖基础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的全生命周期联合创新机制,在航空制造、航空机载等领域产出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联合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共建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等多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实验室,建立80余个校企联合实验室、联合技术中心等产学研创新共同体、联合体。
四是推动校地协同联动,促进区域服务深度融合。巩固和拓展校地合作,形成了“一校四区一港”的办学空间新布局,构建以南航国际创新港为牵引,以国家级创新机构、校地研究院、校企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等为支撑的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新生态,全面赋能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常州建立天目湖校区,启动建设江北新区国际校区,建立了苏州、无锡等6个校地研究院,奏响了校地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共赢未来的大合唱。
不断优化学科建设布局
《中国社会科学报》:首轮“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南航学科建设如何更好适应产学研协同的新形势新要求?
单忠德:2022年,我校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这标志着我校学科建设取得又一历史性突破,为加快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注入了强劲动力。面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的新使命新要求,我校将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为主体,以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为两翼,更加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建设导向,努力实现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新跃升。
一是突出系统谋划,不断优化学科建设的前瞻布局。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统筹完善“一体两翼”优势学科群建设方案和主攻方向,推进“工科一流工程、理科卓越工程、文科提升工程和交叉培育工程”有机衔接,培育机械工程、信息和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等更多学科争创“双一流”学科建设,布局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兴交叉学科,实现一流学科和支撑学科、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不断巩固“一流工科、卓越理科、精品文科、特色交叉”高标准学科布局。
二是突出特色发展,不断强化学科建设的优势特色。鲜明“全校办三航、强三机”的导向,推动传统“三航”学科方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特色更特、优势更优、强项更强,持续深化“事企分离、双向赋能”的无人机研究院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直升机研究院、综合能源研究院、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建设,建强建优无锡产业创新研究院,不断巩固和扩展南航在“三航”领域的创新牵引力和行业影响力,书写好南航新时代若干个“第一”。
三是突出组织保障,不断深化学科建设的质量管理。围绕“扶优、扶特、扶需、扶新”的建设导向,强化学科建设大合唱,构建“学科—学科群—一级学科”三级建设体系、“学科群首席科学家—带头人—负责人”三级组织体系以及“学科群学术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发展咨询委员会”三级管理体系,深化以学科为导向、以项目为主体、以绩效为杠杆的资源配置机制,分层分类开展学科建设质量考核评价,健全校长办公会议专项听取学院及学科建设情况的督查机制,更加注重学科建设的组织化推进、过程化评价、差异化支持。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中,南航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方面有哪些举措?
单忠德:南航作为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三航”领域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始终将坚持“四个面向”、服务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和战略需求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勇当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加快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一是强化战略支撑,集聚力量开展科技攻关。瞄准国家重大工程与国防科技现代化需求,促进教师自下而上的自由探索和学校自上而下的统筹组织有机衔接,聚焦行业基础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颠覆性技术等,凝聚大团队、承担大项目、构建大平台、培育大成果,推动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有机统一,加快形成覆盖基础研究、型号预研、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装备研发的科技创新链条,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贡献更大智慧和力量。
二是强化能力建设,系统推进创新机构建设。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为契机,不断突出特色、凝练优势、汇聚合力,瞄准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学问题的建设目标,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科研创新平台。高标准重组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并作为共同依托单位共建多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持续完善全国重点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机制,不断提升重点实验室建设质量。统筹推进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内涵建设,推动学科群/学院的国家级创新机构全覆盖、高水平人才/创新团队全覆盖、标志性项目/成果全覆盖。
三是强化开放合作,协同联动促进融合发展。抢抓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作为理事长单位发起成立全国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创新联盟、全国直升机创新联盟和江苏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举办长江教育创新带科教产教融合发展大会,2021年、2022年连续开展两届南航科教产教融合创新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紧密衔接,构建全方位、广领域、超深度、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新模式,打造一批“人才共育、项目共担、机构共建、合作共赢”的创新发展联合体和共同体。
南航将军路校区御风园 南航/供图
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中国社会科学报》: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南航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改革举措?
单忠德:坚持人才自主培养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使命,南航将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作为办学治校的重中之重,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打造体现国家意志、代表中国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人才力量,充分发挥“两个强国”建设、“三航”领域基础研究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需要世界一流师资。南航始终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着力打造一支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一流师资队伍。注重引育并举,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深入实施新时代南航“五十百千人才工程”,全力打造战略科学家引领、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支撑的高层次人才梯队,全面深化百强创新团队建设,设置不少于1亿元/年的人才引育专项经费,不断加强海外引才平台建设,一体推进“牧星”“领航”“长空”三大专项计划,努力构建人才辈出的一流师资体系。同时,持续完善激励考核机制,持续涵养良好人才生态,探索构建以创新贡献、价值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校领导联系人才和校长办公会听取人才汇报的常态化机制,为教师发展营造良好的机会、空间、环境和生态。
以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基础,南航加快培养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形成服务国家急需、“三航”特色鲜明、科教产教融合的精准育人体系。
打造思政工作新范式。深挖国防军工文化的源头活水,以航空报国的红色基因引领人、以志在长空的蓝色梦想浸润人,通过开展“爱国奋斗·南航担当”校友总师思政公开课、“科技报国·南航力量”科技思政公开课、“文化传承·南航行动”文化思政公开课等特色教育活动,搭建百名学生校长领航团、天目湖校区“百名师生校长续航团”等“三全育人”示范平台,不断扩大“徐川思政工作法”的辐射效应,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形成系统完备、特色鲜明、成效突出的大思政工作体系。
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径。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统筹推进教学管理、课程管理和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建立航空航天优势大类与拔尖人才协同培养的“准书院制”模式,更好满足学生个人化、柔性化、精准化培养需要。先后立项、培育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团队32个,44门专业课程实施“学生选老师”改革。不断深化转专业改革,每年大约30名大学三年级特殊类型学生打破学院限制顺利转专业,尽最大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每名学生都能实现成长。
开辟创新创业教育新格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大力推动科教产教融合,创造性开展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坚持教学与科研结合、课程与课题结合、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结合,专项建设了“航空宇航制造大数据”等70余个主题创新区,引导本科生早进课题组、进实验室、进科研团队。另一方面,设立本科生“创意训练项目”“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实施创新实践积分制度,构建形成了“创意—创新—创业”全链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