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021年11月17日 09: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17日总第2289期 作者:凌珑 孙友然

  当前,农业转移人口仍是我国规模较为庞大的群体之一。据统计,2020年全国农业转移人口外出务工总量为28560万人。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也体现出新的特点,正从数量扩张阶段转向质量提升阶段。截至2020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占比达63.89%,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5.4%。可见,通过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加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对我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至关重要。

  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催生了新的就业形态,特别是可兼职、工作时间灵活、入职门槛低等特点,使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以新就业形态出现的平台企业员工达631万人,平台带动的就业人数约8400万人。但是,新就业形态也存在明显不足,包括劳动关系不明晰、社会保障不完善、平台监管有欠缺等。这要求充分发挥新就业形态促就业的积极作用,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全面保障。第一,加强新就业形态下农业转移人口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保障。相关部门需将立法基础从传统的“工厂制”拓展至平台企业,明确参与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各方主体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制定适用于平台企业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和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推动完善与新就业形态相适应的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第二,建立健全满足新经济新业态要求的新型就业服务体系。由于新就业形态的大量出现,我国当前的就业服务体系需要及时更新完善,重点围绕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和提升就业质量,扩大就业服务政策的适用对象、适用主体和适用范围。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形成集职业资格认证、就业创业培训、就业创业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网络就业服务体系,提升与新就业形态相关的公共就业服务效能。第三,加强对平台企业用工责任的监督管理。全面摸清依托平台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以及用工合作企业的基本情况,梳理排查平台用工问题,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休息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等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制度机制,督促用工合作企业依法合规用工。

  加强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

  加强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我国公共服务质量较过去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农业转移人口在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仍面临较大障碍。因此,加强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是切实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现实需求的重要路径和举措,通过推进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改革,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是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向两端延伸,构建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制定随迁子女就地中高考政策,切实解决农业转移人口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全学段教育服务需求与优质公共教育资源不足不均衡之间的矛盾。二是大力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建设,探索构建“租售同权”的住房租赁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三是依法扩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重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灵活就业人员、各类城乡自由职业者的参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全民参保;推进社会保障卡跨省通办与应用,减少跨省重复办卡,推进异地就医结算备案、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等跨省通办服务事项;建立更加完备的社会救助制度,及时对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提供相应救助帮扶,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此外,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应用与融合,也有助于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当前,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化程度相差较大,现代信息技术的效能尚未在公共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数据的多部门收集和管理,导致大量的重复数据和“信息孤岛”现象,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协同效应。这就要求探索以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系统为依托,打造实用、高效的信息互动交流平台,促进公共服务体系的“升级换代”。通过构建统一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各类资源、资金、技术等有关信息的全面整合,进而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支持与保障。

  创新多元文化融合路径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是其获得城市居民身份和权利的过程,更是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身份认同等层面实现融合的过程。由于以亲缘、地缘为纽带形成的交际圈以及对传统乡土网络的高度依赖,加之文化、地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进程中面临诸多思想困惑和文化冲突,使其往往与既有城市居民形成交往“屏障”,不仅不利于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还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的提升。

  文化融合是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富裕富足的一大突破口。这就要求在加快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中,树立全新的共同富裕观。改变“用收入代替财富、以物质衡量财富”的传统观念,将物质财富、精神追求、宜居生态等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有机纳入其中。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和社会科学调查研究,切实了解农业转移人口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的保障体系,鼓励其积极参与城市的公共安全和社会事务管理,实现城市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与有机融合,使农业转移人口从内心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可见,创新文化融合路径,有效破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的文化隔阂,构建相互包容、和谐共存的多元城市文化,将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共同富裕奠定重要基础。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获得感视角下的就业质量评价和提升路径研究”(21CRK01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