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长江经济带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必须要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内需体系,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基础、以产业布局合理有序为支撑、以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为抓手、以管理机制优化完善为保障,努力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双循环”的主动脉,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基础
基础设施的内涵和范畴经过发展已从传统基础设施延伸到新型基础设施和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长江经济带仍是一条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的经济带,区域之间的基础设施差距较大。优化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结构,既有利于扩大总体内需,也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更有利于释放内陆地区潜在需求,从而有力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一是要补齐传统基础设施短板。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中的基础,为经济社会各项活动各个环节提供必需的公共资本。长江经济带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应以长江水道为依托,充分考虑区域间“铁公基”网络建设快慢不一、疏密不同和结构差异,按照“一盘棋”思想打造立体化的交通组织,进一步推进跨省市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运输服务一体衔接、交通政策和管理协调创新,加快建设高质量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方面增强我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与新型基础设施和民生基础设施相融相长、耦合共生。
二是要通过新型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新”在技术,但与传统基础设施一样,仍然是对其他经济活动具有支持作用的基础设施。5G等新技术提供了一个高度互联互通的世界图景,但需要基站、通信终端等更加完整的基础设施支撑。因此,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产业结构、产业形态变革的同时,就要求投资集中在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新业态的探索发展。这既从需求侧优化国际国内投资需求结果,也从供给侧带来产业变革。
三是要均衡化建设民生基础设施。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贫富差距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具体体现,更是长江经济带平衡发展的难点,要弥补这三大差距,必须均衡化扩大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居住、环境领域的民生基础设施投资,不但能直接增强投资需求、优化投资结构,并且通过改善民生释放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教育、医疗卫生领域的民生基础设施投资,长期来看可以提高居民教育和健康水平,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
以产业布局合理有序为支撑
区域间竞争是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制度特征,但同时也带来“地区分割”,造成区域间产业发展趋同等现象。合理有序布局长江经济带产业成为推动新发展格局形成的重要支撑。
一是要持续做好东中西部产业梯度转移。目前,在东部地区产业升级需要和中西部政策支持、自然条件、发展潜力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部制造业、西部资源开发加工的产业承接特征已显现。未来产业梯度转移的重点在于落后地区,伴随着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改善和政策优惠的吸引力,东部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将持续向落后地区转移。同时,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指引下,要以地区环境承载量为依据,科学控制承接产业转移规模,避免梯度转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是要持续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绿色转型要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目标,以提高绿色环保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以沿江开发区和产业园区为载体,强化环保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约束,统筹长江流域重大产业布局、减少无序竞争,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转型。
三是要打造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按照“一盘棋”思想统筹全流域产业规划,立足区域功能定位,促进产业布局与区域资源生态禀赋相协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眼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产业集聚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为导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进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促进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以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为抓手
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不同于局部环境保护,必须以系统思维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出发,系统梳理和掌握各类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统筹协调跨地区跨部门协同治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
一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将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作为立法的基本理念,以维护水生态安全为立法目标,以改善水质量和水环境为立法核心,着重对流域综合监管、流域生态补偿、流域法律责任等进行规范,打破区域界限,对流域整体实施统一保护和监管。
二是创新流域绿色协同发展的机制。主要包括政策协同生成机制、生态信息公开机制和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在政策协同生成和调整上,强化各区域的相互认同感,以绿色发展、协调区域利益为导向,以主体功能区划分为基础,加强政府公共产品供给和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构建上游以预防为主、中游以保护为主、下游以治理为主的协同政策。在生态信息公开机制上,建立流域统一的生态信息公开平台和绿色信用管理体系。一方面,拓宽长江经济带各地方政府生态信息公开的范围,实现生态和污染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加强生产经营主体信用建设,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加大生态破坏和环境损害的惩罚性赔偿力度,提升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机构信用等级。在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上,构建长江流域污染治理成本分摊机制和治理成果共享机制。一方面,通过明晰产权等成本分摊机制解决跨界污染的外部性和环境保护的“搭便车”现象;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管理办法,对生态补偿原则、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补偿内容、补偿标准、补偿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等作出详细的安排。
以管理机制优化完善为保障
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构建并不断完善区域互惠互利发展的协同机制是妥善处理好“五个关系”的重要保障。
一是要打破地区竞争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模式。各地区应合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协同一体化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建立有效的制度协调运作机制,搭建畅通的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合作共赢发展。
二是要规划先行,一张蓝图干到底。统筹各级各类发展规划,推动国家战略规划、跨地区战略规划、区域性战略规划衔接有序、配合有效,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联动,形成区域发展合力和新动力。
三是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资源配置作用。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下,引入政府间协商议价机制,共同在市场维护、引导和培育等方面发挥能动性,破除市场分割和要素流动障碍,推动各类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的动力。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