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理集聚改善分工效率
2017年11月22日 09: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22日第1336期 作者:肖卫东 詹琳

    地理集聚是指经济活动向特定区域集中,并达到一定规模后形成的状态,是大多数产业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农业也不例外。由于地区禀赋差异较大,在不同的优势区域中,适宜的农产品也有所不同。随着优势农产品的集中生产,地区农业生产环境也相应发生变化,农业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反馈到农业生产活动中,并在这种生产发展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农业地理集聚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地理集聚格局趋势已经形成。例如,种植业逐步从东部省份向中西部省份以及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集聚,而畜牧业则不断向北方集聚,其在农业生产转型、结构调整、贸易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初步显现。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作为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的一种特殊形式,农业地理聚集已经被证实对促进农业增长和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推进农业地理集聚发展、提升区域比较优势、深化区域间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应成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重要的产业政策和空间布局政策。

  拓展农业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多重目标,但其根本目的是从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出发,使农业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分工是产业效率和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就农业而言,源于分工的产业效率增长,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借助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地理集聚这种空间组织形态来实现。

  一方面,农业地理集聚聚合了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分工、区域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价值链分工四种分工形态,并随着产业水平的提高不断演化和深化。纵向的专业化分工和横向的经济协作所产生的知识信息外溢、基础设施共享以及产业链前后联系拓展,强化了农业产业体系中不同主体之间、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有利于提升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和农业生产的迂回程度,实现区域农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另一方面,农业地理集聚拓展了农业生产力的增长来源,突破了限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从而可以通过满足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区域市场的一体化发展,扩大有效制度的覆盖面和适用范围等,扩大农业市场的广度;也能通过降低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打造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和企业品牌、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和集合创新优势,增加农业市场的深度。因此,农业地理集聚是深化农业分工的空间组织形态,改善农业的分工效率,实现农业分工的利益,并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发展农业地理集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将促进农业地理集聚作为重要的产业政策和空间布局政策,并统筹考虑影响农业地理集聚发展的新因素,逐步深入推进改革。

  第一,引导区域合理分工和规范农业发展空间秩序,谨防农业空间布局失衡。农业地区专业化发展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农业地理集聚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生产区域格局基本建立,但农产品生产区域分散和相对集中并存;主要农产品产区专业化初步形成,但生产单位专业化程度低;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发展不平衡且程度不高”。应综合考虑自然生态条件、生产发展现状、结构调整潜力,从比较利益角度出发,在不同地区根据不同资源禀赋条件,发展优势专业化产业区和专业化产业集中带。以种植业为例,应继续稳定东北地区的水稻面积,大力发展黄淮海地区的优质中筋、强筋小麦,因地制宜扩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优质弱筋小麦,扩大华南地区的冬种面积,提升西北地区优质棉产区地位。同时,各省(区、直辖市)在编制农业功能区划与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农业之间的横向互动联系,建立区域统筹协调的农业分工和区域协同合作机制,增强农业空间溢出效应,引导形成良好的农业空间秩序。

  第二,坚持专业化与特色化集聚协调发展,优化完善农业生产、产业和经营体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优化生产经营结构,通过结构优化改善供给、满足需求。因此,应探索专业化与特色化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地理集聚道路,即区域农业的专业化发展须以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为基础进行布局,并发展与其相配套的关联产业区,进而构建起相应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2000年前后,河南省通过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推进农产品区域布局。至2017年,河南省内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已经占到小麦播种面积的73.3%,前者的种植面积还在持续稳定增长,并且超过半数产品实现了订单销售,形成了专种、专收、专储、专用的发展态势。以此为基础,河南省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产业化经营模式,成为了全国最大的面粉及面制品加工基地,创出了一批国内驰名、国外有一定影响的名牌产品,成功将农业地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第三,充分利用空间外部性等集聚经济因素,引导农业空间布局优化调整。传统上,农业地理分布格局主要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一般来说,这种自然条件引致的农业地理集聚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及其过程中对农业用地的置换,增加了影响农业地理分布的空间外部性因素,如农产品市场、交通区位、农业政策、科技进步等,尤其是市场需求强烈地影响着农业产业集聚的过程。因此,优化调整农业空间布局要充分培育、利用地理集聚所产生的空间外部性等集聚经济因素。例如,我国加入WTO 后,在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冲击下,由于品质弱、价格高、商品性较差,四川省部分小麦传统产区逐步萎缩,引发了当地农业生产集聚格局的变化。如成都市历来是四川小麦的主产区之一,2000 年其小麦播种面积为16.12万公顷,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16.38%。在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下,2016年该市小麦播种面积占全省比重已降至5.63%,彻底退出了小麦优势产区地位。与此同时,四川省通过制定《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引导促进了部分特色农作物的地理集聚。如在攀枝花、凉山、雅安等市州形成的攀西早市蔬菜产区;在巴中、广元、绵阳等地形成的盆地边缘山地中药材生产集聚区;在成都、德阳、绵阳形成的油菜籽产区;在攀枝花、凉山州形成的攀西烤烟区等。

  第四,加强交通运输网络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系统增强交通运输综合能力。运输成本是影响农业经济地理的关键因素,运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强化集聚经济效应。特别对于农业企业而言,其区位选择除了会因农业资源的分布而出现空间差异,更多地受到市场、交通、技术、集聚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从东北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分布格局来看,沈阳市、大连市、长春市、哈尔滨市是龙头企业的高度集聚区,这几个城市集聚的龙头企业占东北龙头企业数的41.4%;吉林市、齐齐哈尔市、伊春市、鹤岗市是中度集聚区,占比11.8%;鞍山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双鸭山市、绥化市是一般集聚区;而松原市、葫芦岛市、七台河、黑河市、大兴安岭则没有龙头企业分布。由此可见,东北地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并没有集中分布在农业生产较为集中的县市,而是集中分布在交通与物流都更为便利的区域省会城市。除了对降低运输成本的考虑,这些地区更为完善的交通运输综合系统,方便了企业与外界的联系,增强了企业获取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各种信息的能力,可以加快其技术创新速度。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的生产率效应及其增进路径研究”(71473153)、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基金课题“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问题研究”(510104025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