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探索者
2022年12月20日 10: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20日第2555期 作者:朱兴涛 白冰

  丁克全(1914—1989),吉林长春人,原名丁福源,字竞适,著名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1936年东渡日本求学,先后毕业于日本大学、早稻田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社会学专业。1942年毕业后,他断然拒绝长春日伪当局的高官厚禄,去北平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10月,根据党中央指示,参加东北各省代表联席会议,入选主席团,被选为东北行政委员会民族委员会委员,同时任民盟东北总部秘书长、哈尔滨大学教导长兼社会科学院院长。1947年参加东北地区土改工作,提出“群众工作学”理论。后调入东北师范大学任教授,先后被聘为社会发展史教育研究指导组组长和政治系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长春市回民联合会主任、吉林省政协委员、长春市政协常委、长春市人大代表。1979年,为了落实社会学重建的指示和任务,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重新成立,他作为理事会成员参与中国社会学恢复和重建工作,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学。1981年,他组织成立吉林省社会学研究会,被选举为首任会长。1983年起,任吉林省第五届政协常委。1986年,他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会,这是全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学会。同年,他在“沈阳社会学高级讲习班”分四个专题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他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方面守正创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1988年,由他监译,福武直总主编、滨岛朗等编著的《社会学小词典》翻译完成。由于长期积劳成疾,丁克全于1989年8月30日因病去世。

  丁克全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论立场和方法原则,研究中国社会现实问题。他是爱憎分明、深明大义的爱国者,早年就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从事各种复杂的地下活动,积极团结各种进步力量,为党培养进步青年力量。他是信仰坚定、学贯中西的实践者,学成归来后参加革命,为东北解放和新中国的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弘毅守正、笃行日新,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把理论转化成改变社会的实践力量。作为我国社会学重建时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新中国理论社会学研究的先行者之一、东北地区社会学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东北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一生孜孜以求地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为理论武器,探求解答中国现实的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践性、批判性、创新性、理想性和群众性的理论品格,对于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胸怀家国 留学日本

  1914年丁克全出生于吉林长春一个贫苦的回族手艺人家庭。1921年入长春私立清真小学读书,1928年考入省立二中。他兴趣广泛,爱好古文,关心社会问题,有社会责任感。他曾在中学的校刊上撰文讨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路径:“整理旧文化和发展新文化必须并重”,并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提出,“若全国人民都走进新文化的大道中,使我们的旧文化和新文化融合为一种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使我们的文化进步更快些,在全世界各文化民族中占一个优越地位,于全人类有更大的贡献”。

  1930年初中毕业后,他在北平亲戚的支持下考入北平弘达中学高中班,弘达中学的中共地下党力量十分活跃,爱国主义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丁克全。1932年他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因受到有进步思想的教师和同学的熏陶,丁克全开始接触《共产党宣言》《新青年》和一些马列主义书籍,这些书深深影响了他,在思想上形成了反帝反封建的萌芽。由于东北沦陷,邮路中断,再加上北平的亲戚迁往外地,缺乏经济来源,他被迫放弃求学,回到母校长春清真小学教书。在沦陷区的长春,日本对百姓的奴化教育盛行,国家存亡,民族大义,深深敲打着这个青年人的心。具有强烈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革命思想的丁克全不能容忍,经常向学生传播爱国主义和抗日思想。他组织学生成立“学生自治会”,并拿出工资为学生购买进步书籍,进行抗日教育,在他的影响下一些学生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1936年,他离开祖国东渡日本求学深造。丁克全自幼聪颖勤奋,且记忆力超群,在语言学习方面极具天赋。初到日本时,面对陌生的语言环境,丁克全并未胆怯,他一边打工一边求学。1937年丁克全考入东京东亚学校学习日文,后入东京日本大学社会学部学习,自修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留学期间,他也在苦苦思索,一个青年人应该如何报国,如何拯救水火之中的同胞,面对严酷的民族命运,丁克全的报国志向也越发明确。要想改变国家和社会的落后面貌,就需要认知社会、研究社会,并从解决社会问题开始。

  1939年他以全优的成绩修完全部课程,并以《社会学史的研究》优秀论文而毕业。接着又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专攻西洋经济史。为了全面了解当时的日本经济理论,他又翻译了当时的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高田保马的《第二经济学概论》,在《日本研究》上连载10余期。l940年又以全优成绩毕业,并写了《唯物史观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毕业论文。

  l940年春,丁克全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研究院,研究社会学史。在帝大学习期间,他想到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为什么是西方首先创立的?难道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就没有“社会学”吗?汉语中的“社会学”一词以及在日语中的含义是什么?于是他查阅了大量资料,构思了一篇文章《汉字“社会学”各单字和“社会”复合词的本义及其引申义》。初稿拿给导师林教授看,导师看了非常高兴,充分肯定了他的研究,并决定让他在校内作一次学术报告。1941年5月31日下午,帝大社会学部报告室坐满了师生,当部长今井教授宣布报告人时,几百双眼睛注视到了丁克全身上。他从容地登上讲台,这是他第一次,大概在帝大时也是仅有的一次,以一个中国学生的身份向日本师生作关于社会学史的报告。在报告中,他征引了大量中国古代文献证明中国是最早使用“社会”一词的国家,在古汉语中“社会”就是群居会合之意。这一研究不仅是对社会学史料的探索,也是对中日文化交流史的探索。在帝大的两年里,他的主要研究成果还有《关于日本国号的研究》,发表于l943年《日本研究》创刊号;《日本社会学界概观》,发表于《日本研究》1943年第1卷第2期。这些文章都体现了丁克全独到的学术观点。

  青年丁克全在日本留学七年,系统学习了日本社会学思想体系,后来又深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解释社会学不同的基本立场、理论架构、方法原则、价值取向等深深吸引了他。他深刻领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真谛和追求,在思想上已经完全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形成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社会观,坚定了理想信念,实现了从“求学者”向“革命者”的转变。

信仰坚定 参加革命

  1942年2月,丁克全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那时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抗日战争到了最艰难的时刻,国家和民族都深陷于水火之中。因为他从小深切体会到旧社会的黑暗,从而一生追求光明,留学时期接受新思想,于是他决定积极投身于革命之中。志在救国救民的丁克全,又毅然拒绝长春日伪当局的高官厚禄,立刻投身到挽救国家和民族的浪潮中。

  1942年4月党组织高瞻远瞩决定派他回到北平工作,他被聘任为北平师范大学哲学和社会学教授,其间还发表了《论演绎法和归纳法》以及《关于语文法的商讨》等有见解的文章。丁克全不仅仅是一位教书育人的老师,更是一位革命者。在北平任教期间,他经常思考如何让中国人民早日从反动统治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中解放出来。

  他以北平师范大学教授为名工作,但实际是城工部设在北平的我党地下工作站的负责人,做了大量宣传抗日救国、唤醒民众支援抗战的工作。他还有个特殊任务:收集情报以及选拔、输送进步大学生去解放区;有时也在党组织安排下,负责输送党内外相关人士从敌占区去解放区的接头工作。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为抗日救国及为新中国积蓄骨干人才。

  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洗礼,他经常阅读党报党刊,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思想行动上与党组织保持一致。1943年,29岁的丁克全第一次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由于他的个人条件和工作需要,党组织认为暂时不入党才能更好地为党组织开展工作。于是1943年他正式参加了中共晋察分局城工部领导的地下工作,在文化、青年工作等战线上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当时他的任务有三项:第一是搜集北平敌伪的活动情况,为抗日斗争提供情报;第二是利用工作争取抗日力量,主要是知识界人士和青年学生;第三是利用教学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和政策,以动员群众,扩大影响。

  为了工作的方便和安全,组织派人把丁克全的爱人和孩子接到北平。此后的三四年中,在日本特务和汉奸的严密监视下,丁克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北平为抗日斗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了大量工作。他不仅在北平师范大学的课堂上进行宣传,而且到校外的中学和其他高校兼课,把马克思主义及党的抗日主张和政策巧妙寓于教学中进行宣传。他把讲课得来的收入部分用于各项活动中,把收集到的情报信息及时通过交通员传递到解放区。

  1945年11月初,丁克全到沈阳参加东北人民大会,经林枫介绍加入主席团,但会议中途受到了敌人的干扰被迫停止,林枫立即指示他到长春担任副市长。但当时的长春政府已经被国民党占领接管,面对特务的搜捕,他与组织失去了联系,无奈之下,丁克全回到了北平。他曾在《我对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国纪念的感想》文章写道:“诸先烈这种大无畏的魄力,刚毅的精神,实可认为我们后死者的模范。”

  1946年3月,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高崇民先生和另一人由重庆经北平到东北去,来到丁克全家暂住,被国民党特务跟踪。特务深夜找上门来,丁克全临危不惧,机警地把特务引到警察局,高崇民等二人安全转移,丁克全被拘留了。后来经叶剑英为首的“军事三人小组”的协调和各界人士的请愿,丁克全和许多被捕同志才得释放。同年5月,根据中央的指示,丁克全及其家人化装秘密离开北平,进入东北。9月,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林枫,副主席张学思、高崇民联名签发聘书,聘任丁克全为东北行政委员会民族委员。

  1947年下半年,东北农村土改,大批干部下乡,丁克全到吉林省榆树县等地的农村做了大量的土地改革工作和社会调查工作。丁克全以地下工作、教育、土改等形式积极参与东北的解放事业,积极实践他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利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思想方法参与东北的土改运动,把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群众工作学理论,是一种中国式的社会工作模式。

  1949年6月,35岁的丁克全第二次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充分表达出一位知识分子、革命者决心加入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迫切心愿。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党组织认为,丁克全只有保持民主人士的身份才能给组织带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作为一名对党忠诚的革命者,他并没有因为没有加入党组织而消极,而是更加热爱党,信赖党,服从组织安排,积极工作。

  1957年5月26日,丁克全在《光明日报》发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哲学是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部分》的重要论文。1958年5月,丁克全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分子,并被剥夺了政治权利。在近20年时间里,面对生活的无情摧残,他坚持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著作,始终振作精神,百折不挠,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党则坚信不疑而无任何怨言。1978年底写出了几万字的《离骚今译》手稿,这是在遣词、炼句、诗韵几方面都不同于他人的别具特色的一部今译。

  得到“平反”后,丁克全对子女说:“只有中国共产党敢于公开纠正错误,中国共产党必将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必将前途无量!”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道路有着坚定的信仰。正如全国著名的中共党史专家、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郑德荣所讲:“他不仅是学术上的佼佼者,他那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品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求真务实 守正笃行

  面对学术,他是一位追求真理的学者,在研究上一丝不苟,不肯人云亦云。全国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和高校政治课程社会发展史,是以艾思奇同志主编的讲义和大纲为通用教材。丁克全作为东北师大政治理论学习辅导组组长兼教研室主任,当他通读了上述教材后,发现其中有些问题需要商榷。于是他趁去北京开会之机,找到艾思奇同志,当面提出个人意见。艾思奇表示接受,承认“有些问题待商榷,有些需要改正”。这种坦诚的学术批评和学术交流在学界传为佳话。他喜欢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希望学生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真求实,真理是越辩越明的,为了让学生获得真才实学,他自愿增加答疑时间,甚至课下“一对一”对学生辅导。他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不仅学识突出而且人品出众,都能求真求实,能在国家建设中独当一面。

  社会学家苏驼曾说:“丁先生具有学者的品格和风范。有怀疑的精神,有思考的精神,这是丁克全先生特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另外丁先生很求实,敢于坚持自己认为的真理的东西,我认为搞学问就是应该这样求真、求实又敢于坚持,丁先生的这种精神是我们应该特别发扬和学习的,多年来我也向丁教授学习这种精神。”正直是丁克全的本色,求真求实是丁克全的作风。

  1979年得到“平反”后,丁克全重新走上教学和科研岗位,同年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重新成立,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工作开始。他也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讲台上,满怀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经历过惊涛骇浪的丁克全始终百折不挠,愈发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社会学的恢复,让他的理论和学术思想更加有了用武之地。

  1981年,丁克全被调回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工作,并任名誉系主任。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克服了社会学研究的种种困难,积极地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投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成绩。除了在理论上深入了解研究社会学之外,他还广泛深入到各个阶层,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社会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直秉持“社会学要适应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强烈责任感,1981年2月他亲自组建了吉林省社会学会,并任会长;组建了日本社会学研究会,并出版了研究专辑,和日本社会学界建立关系,为中日友好作出贡献。

  他撰写了《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大纲》,提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发表《论科学技术现代化与社会学》一文,这是一篇在我国发表较早的涉及科技现代化与社会学的交叉科学的论文。

  1983年10月,吉林省社会学会所属日本社会学研究会扩建为吉林省日本社会学研究会。11月7日,他被推选为吉林省政协常委,年末以特邀代表身份参加了民盟全国第五次代表大会。论文《评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及其反应》发表,体现了他对于世界科学史,尤其是自然科学史的革命性成就与科学哲学相结合的思考。增补修订了论文《论我国〈历史唯物主义〉教本内容的学问性质问题》,逐章逐节地剖析了这些教本,认为所讲内容大部分属于社会科学的内容而非哲学,并指出其在理论联系实际和没有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方面的问题。

  丁克全也十分关心东北地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经常向吉林省的领导同志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批评意见。1985年6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成立。12月,他被聘为长春光机学院科学技术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完成了“科学社会学”新体系的论证,共分十章。其突出特点是“调整社会关系来促进科学的发展”,“应用现代科学于社会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个体系是他在我国最早提出的。

  1986年5月,在丁克全的努力下,吉林省社会学会所属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研究组扩建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研究会,这是全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会。丁克全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重要代表作《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真理定义》。因其学术影响力,他与何肇发、费孝通一起被冠以中国社会学界的“南何北丁中间费”之美称。

信仰弥坚 勇于担当

  丁克全一直致力于党的教育事业和新中国的社会学重建事业,他对党和国家忠心耿耿,对待事业殚精竭虑,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严师出高徒”。丁克全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在学术方面所研究的问题要穷尽所有书籍和资料,对每个观点,文字的表达在逻辑上要经过缜密的推敲。在他从事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教学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社会学硕士生。1982年在东北师范大学培养全国恢复重建的第一批社会学研究生,受教育部委托,袁方和丁克全各培养1名,送到日本留学,学习社会学。1983年,69岁的丁克全作为负责人申请的社会学硕士学位点获得教育部批准,东北师范大学开始培养社会学研究生。同时他还受到中国社会学会和有关高校的邀请,奔走于祖国各地,在社会学讲习班传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参与中国社会学重建后第一批社会学人才的培养工作。如今他的研究生如陈立行、常向群、李天然都成为中国社会学研究事业和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

  “我虽已年逾古稀,但是我没有迟暮之感。我要争取做一个共产党员,求得光荣的归宿。”1986年5月15日对于丁克全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72岁高龄的他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党旗庄严宣誓,他无比激动,像年轻人一样宣读着入党誓词,他终于实现了自己人生的夙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这是党和人民对他的肯定。他激动地说:“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这也是他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信仰者的最好诠释。

  已到古稀之年,本该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可他却坚持奋斗在学术工作第一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总应该做点事。”1987年,73岁的丁克全发表了《科学的涵义和属性的历史考察》和《领导技术的社会学研究——日本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技术与社会关系论》等论文。后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如何在战败国困难重重的条件下,使国民经济迅速获得飞跃发展,进行了技术学和社会学的考察,这一开创性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88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转载了他撰写的《科学社会学与技术社会学两门科学的新体系提纲》。这一内容体系,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着重于现实的应用,尤其重视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1989年1月,75岁的丁克全病情越发严重,劳累过度病倒入院。虽极度虚弱,但病情稍有好转,他便同前来看望他的学生以及关梦觉、何善周等老朋友讨论学术问题。1989年8月30日,丁克全在北京逝世。丁克全先生博学弘毅,在中国和日本都颇有影响。他为后人留下了两百余万字的论文手稿、讲义、书信和书稿,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政治学、逻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多个领域。广其学而坚其守,存一息而不堕志。他奋斗一甲子,用毕生心血,为中国的社会学重建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从学生到学者,从一名革命者到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他鞠躬尽瘁,把生命与忠诚献给了党,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他热爱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事业。

  (本文系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团队项目(19QT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社会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