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特别,有点有趣
——美国考古学教授肯诺耶印象记
2024年01月12日 10: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12日第2814期 作者:汤惠生

  2023年10月16日晚上9点我抵达麦迪逊机场时,地面温度只有9摄氏度,虽然天气有点凉,但机场人气很旺,熙熙攘攘很是热闹。在人群中,我一眼瞥见了身穿黑色皮夹克前来接我的肯诺耶教授。我们2015年在巴基斯坦开会时见过面,八年过去了,肯诺耶教授几乎一点儿没变,开着一辆日本斯巴鲁SUV,车内空间很大,这与他广博的学识和庞大的身躯很相称。

  我此次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W-Madison),名义上是参加10月19—23日在这里举行的南亚考古会议,而实际上是想来听听肯诺耶教授的古印度河谷古代文明的课,并参观一下他那名声远播的手工作坊式的复古考古实验室。次日(10月17日)10:45我听了“智人的宗教与艺术”(世界史大课)。10月18日又听了“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和“农业与早期国家的起源”两节课。肯诺耶教授讲课口齿清晰,逻辑性很强,善于诱导学生思考与讨论。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人类学系有三个专业: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南亚考古和中美考古是考古学中的两个强项方向。南亚考古主要就是肯诺耶教授,其实他最擅长的应该称作“古代工艺技术考古学”。每年夏天,肯诺耶教授都要教授一门“古代技术与发明”的课程。通过阅读文献、观看录像、动手操作—实验考古、完成研究,让学生了解打制石器、制陶、铸铜、费昂斯制作等多门古代工艺。该课程曾荣获“全美精品课程”的荣誉。

  乔纳森·马克·肯诺耶(Jonathan Mark Kenoyer)教授于1952年5月28日出生于印度西隆,是一位美国考古学家,也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人类学教授。他于1983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考古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肯诺耶教授的博士论文是研究哈拉帕人的贝壳,这是关于哈拉帕文化手工业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并由此开始进入古代工艺技术的研究领域,通过实验考古学来复原古代哈拉帕人的传统工艺。

  就职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后,肯诺耶教授便专注于印度河流域文明研究,并参与了对印度次大陆以及阿曼和阿富汗等邻近地区的印度河文明的发掘。他还将自己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东亚和东南亚,以更好地了解连接这些地区和次大陆的长途贸易。肯诺耶教授于2011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是美国人类学协会以及许多其他专业协会的成员。他曾在美国海外研究中心理事会、美国印度研究所、美国孟加拉国研究所、美国阿富汗研究所和美国巴基斯坦研究所等多个机构工作,致力于将美国学术界与南亚地区联系起来。他能说流利的乌尔都语、印地语和孟加拉语。

  肯诺耶教授的兴趣很广泛同时专业很专精,即南亚古代文明,尤其是古代南亚技术与工艺考古学,所以他的出版物也基本上集中在这个方面。1998年他出版了《走近古印度城》(牛津大学出版社),该书是关于技术、装饰、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相互展示,生动再现了古代印度次大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05年,他又出版《古代南亚世界》一书;他和Nikhil Gulati合著的《印度河流域的人及其南亚文明的诞生》(The People of the Indus and the Birth of Civilization in South Asia)被遴选为由南亚国家外联联合会(SANOC)赞助的2023年荣誉图书。他还获得过麦迪逊大学社会科学Hilldale奖等,此外,他还发表百余篇考古学论文。不过最重要或最能说明他研究能力的奖项,是美国考古学学会颁发的考古分析优秀奖(Excellence in Archaeological Analysis),获此殊荣是因为他“详尽而严谨的实证研究”(detailed and rigorous empirical)。

  考古学之所以介于文理科之间,就在于这门学科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以及近年来多学科或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勃兴。肯诺耶教授的“古代工艺技术考古”的理念就是将考古学理论性、实践性以及科学性融会在一起的典范。特别是他对古代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珠饰加工工艺技术的研究,成为这个高地的一面旗帜。

  世界上最古老的高温石制品是印度河谷工匠制作的手镯,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上面那些细小的铭文。这些石质手镯的加工过程相当神秘,在复杂的仪式中来突出该物品的神圣价值,而这种技术后来在印度河谷的古代城市神秘地消失了,在南亚也没有再出现过。这种神秘的石质手镯的加工过程是:在精心准备之后,将四五个刻有铭文的镯子放在一个小罐里,再把这个小罐同其他的罐摞在一起,抹上草拌泥。考古学家在后来的发掘中出土过印有这种镯子上铭文的草拌泥。这垛摞起来的罐子随后被放在一个大罐里,戳以方形印章。加工和火烧的每个阶段,都会伴以铭文的出现,这样便有效地控制和保证产品的生产。不过,最终这种技术随着印度河谷精英的消失而失传,更具有神秘性。直到今天,这种独一无二的石手镯仍不能完美地复制出来。如此神秘的石手镯可能属于个案,但普遍见于史前各种文化中的珠饰等装饰品。肯诺耶教授对于古代社会的珠子也有着特别精深的研究,他是珠子研究者协会的主席,不仅研究哈拉帕珠子,还运用哈拉帕技术和工艺进行仿造。

  在哈拉帕墓地出土的珠子中,死者头上的装饰品是由大量拧在一起成圆形或束状的滑石珠制成。考虑到滑石珠的加工技术和难度,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件装饰品所具有的非凡价值。每一颗滑石珠的直径和长度都只有一毫米,而成千上万的滑石珠才构成一件装饰品,令人叹为观止。一些学者认为这些珠子要经过仔细地钻磨才制成的,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是将滑石浆灌到像针管一样的中空工具中,之后再切制而成。直至今天,制作这样大小的玻璃珠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印度河谷城市发达的珠宝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精英的艺术观念和工匠的技术成就,而且是社会组织和秩序的象征。佩戴装饰品不仅是权贵的时尚,而且对社会组织发挥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珠宝加工成装饰品,上面绘以重要的宗教仪式或象征纹饰,用以保护佩戴者,或象征佩戴者的政治和社会经济地位,并成为一种储存财富的方式。比如橙红色玉髓是鲜血、权力和丰产的象征,而蓝绿松石和有眼睛图案的石头通常用来驱除恶魔。哈拉帕技工通过给玉髓加热来加深红色或漂白,通过溶解碳化钙将眼睛图案蚀刻在玉髓珠上。

  双锥形管状珠的加工是一个极具技术且工艺复杂的过程,废品率很高,所以非常珍贵。首先长玉髓块矿石从遥远的古吉拉特矿区运送到昌胡—达罗,在太阳下暴晒几个月后,再送到陶窑内加热,这样会使得玛瑙变得更脆,便于锯、凿等加工。钻孔是双锥管状珠加工技术难度最大的环节。哈拉帕人使用一种稀有变质岩制作成的锥形钻,再将其加热(如同淬火),改变其最初的晶体结构,生产出一种主要以石英成分为主的原料。这种极硬并具有持久力的锥形钻被称作欧尔内斯特(Ernestite)钻。即便是这种无坚不摧的欧尔内斯特钻,制作一个双锥形管状珠也需要六个不同大小的钻头,这还不算由于加工不慎损失的废钻。钻孔的加工过程是将珠子牢固地夹在木头制作的台钳中,用弓钻进行钻孔。钻孔的整个过程要在细水长流的降温状况下进行,所以哈拉帕人专门制作了一种伸出一个长管子的水罐,在出水端放置植物根茎,以控制水量。钻孔实验表明,欧尔内斯特钻可以以每小时2.5毫米的进度钻孔玉髓。超过24—38小时的连续打孔,才能完成一个6厘米长的管状珠的钻孔加工。摩亨佐·达罗和昌胡·达罗出土的项链上的管状珠的长度在6—13厘米,需要持续钻研3—8天才能完成。由于钻孔本身非常费力,钻一个小时就得休息很长时间,所以实际上一个管状珠子的实际加工时间在15—20天。若要制作像阿拉赫迪纳出土的那样一条有36颗珠子的项链,一个工人需要480个工作日。这种管状玉髓珠子远销到美索不达米亚,曾见于乌尔王室的墓葬中。

  为如此之长的珠子钻直径2—3毫米的孔,所需要的技术及其精度非同寻常,制作欧尔内斯特钻头以及钻孔技术为印度河流域古代精英严格把控,从而成为权力的一部分。使用玉髓和玛瑙制作的项链珠互相搭配串在一起,除了视觉上的美感与尊贵外,还有走动时互相碰撞发出的悦耳的环佩叮当声,这也是哈拉帕珠子的特质和要求之一,所谓佩玉将将,德音不忘,《梨俱吠陀》就专门记录过玉石项链的声音。

  正是由于肯诺耶教授复原古代工艺技术的理念(在我国通常被归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个实验室看上去像一个手工作坊和古玩铺子。在这里,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各种石料、珠子、陶瓷片、印章、麻布丝原料以及制作和加工这些材料的各种工具。此外也包括一些现代仪器如电镜、显微镜、重力分选器等。这些百叶窗式的橱柜就是肯诺耶教授的百宝箱,每一个抽屉放着不同的石材、玉材、角骨质以及金属工具,其中不乏价值连城的文物古董,如珠子、玉器、印章等。

  另外还想提一点,《印度河流域的人及其南亚文明的诞生》是考古科普书的范例。它以连环画的形式向我们描绘了5000多年前哈拉帕人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养牛养羊、贩运货物、祈祷敬神等场景和图像,极为形象、通俗和生动地告诉我们几千年前人们的故事,这才是我们考古学家要做的事。这是一本画给孩子的连环画,却让我看得如痴如醉,不忍释卷。

  考古学不是屠龙之技,而是贩夫走卒和寻常百姓日常生活的发现者,肯诺耶教授这本书的目的正在于此。利用这种连环画的形式来讲述考古遗址,将死气沉沉一扫而空,顿时感到生机勃勃。考古学家的责任就是将这些死气沉沉的地层和遗物变成上面那些鲜活的人生。

  《百年孤独》里有这样一句话,吉卜赛人在向村民兜售望远镜时说:科学拉近了空间。同样,作为实践学科的考古学缩短了时间:公元前2000年的某一天,在考古学家眼里,就跟昨天一样。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