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谈月亮及其他
2023年09月27日 14: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27日第2744期 作者:张铁荣

  在影像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对于大自然的认知是很直观的,当然也是非常细致的。中秋节快要到来的时候,偶然想到鲁迅与月亮的话题。

  鲁迅对于月亮的观察大约贯穿着他的整个生命历程,从他幼年时期的看社戏、到青年时代入学堂、再到赴日留学,每天晚上都与月亮相遇,并且享受月光带来的情谊,在日本的夜晚他还寄意寒星传达怀念故园的情思。成为作家以后,他更是常常与月亮相遇,因为鲁迅是夜晚写作,每到疲劳的时候他总是点燃一支烟,时而在院子里走一走,享受夜空的静谧和皎洁的月光。

  在鲁迅的小说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篇章都有关于月亮的描写,散文中就更多,诗歌里也有一些。看来鲁迅确实是与月亮结缘。

  鲁迅首次写月亮是在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里,开篇就说:“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格外爽快。”狂人为什么三十多年不见月亮,为什么看见月亮精神就格外爽快?小说一开头就立刻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此后,在他的小说里描写月亮的文字就非常多了。

  在《故乡》中,他回忆起已有三十年不见的闰土。文中是这样写的:“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便是少年闰土的最初形象,圆月之下的威武天真、可爱神勇,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一个小英雄。

  然而三十年之后的再次相见,就完全变成了另外的一个样子:“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闰土的饱经风霜、身心交瘁,令作者唏嘘不已、慨叹万千。在离开故乡的船上,作者脑海中再次出现那片湛蓝色的天空和一轮金黄的明月,岁岁年年人不同,然而,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鲁迅有一篇专门写月亮的小说叫《奔月》,收在《故事新编》里面。这是一本现代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

  《奔月》写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羿与嫦娥的传说。羿射九日,后又射死诸多动物,“射得遍地精光”,进入“无物之阵”,每天和嫦娥吃乌鸦炸酱面。嫦娥难熬这样的生活,被逼无奈吞了两粒不老金丹,飞到月亮上去了。羿当然十分气愤,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羿:“一手拈弓,一手捏着三枝箭,都搭上去,拉了一个满弓,正对着月亮。身子是岩石一般挺立着,眼光直射,闪闪如岩下电,须发开张飘动,像黑色火,这一瞬间,使人仿佛想见他当年射日的雄姿”。然而这一次,月亮并没有被射中,“还是安然地悬着,发出和悦的更大的光辉”。此外,作者还将羿的徒弟逢蒙写在故事里,此人利用从师傅那里“偷去的拳头”,暗中施放冷箭,欲置羿于死地。所有这些,在现实中或许有所指。也有人说,鲁迅是写英雄无用武之地,进入无物之阵之后的那种悲情与苦闷,这就非常值得思考。

  在鲁迅的散文中写月亮的就更多,尤其是《野草》和《朝花夕拾》中,许多大段描写既优美动人又寓意深刻,如果细细举来就得另写一篇长文了。

  鲁迅本来还有一个写作计划,就是要把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恋爱故事写成小说,据鲁迅分析,恋人之间如果谈论来世的话,就表现出已经不爱了。为此他在去西安讲学的时候特意考察了一番。后来终于没有写成,据他说那时完全没有历史时空的感觉,他所看到的月亮也不是唐朝的月亮了。在这里真是应了那句话:“观景不如听景”,也许是因为少了想象的空间吧。

  鲁迅还在他的诗歌中写过月光下的无奈,柔石等“左联五烈士”牺牲以后,他有诗后半阕是:“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他只能在黑夜里奋笔疾书,为自己失去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去了很好的青年而悲哀。

  (作者系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