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黛云:转识成智觉有情
2022年11月11日 07: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11日第2528期 作者:赵建永

  乐黛云先生80寿辰时,汤一介先生曾为她作“打油诗”一首:“摸爬滚打四不像,翻江倒海野狐禅。革故鼎新心在野,转识成智觉有情。”落款“浪漫儒家”。该诗亦庄亦谐,是乐先生一生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经世致用精神的写照:她心里总有一片待开拓的原野,年过半百后毅然选择重新“启航”,以新兴的跨文化学科为毕生志业,其中甘苦,汤先生最为知情。
 
  “转识成智”是汤先生最契赏的人生哲学,意指由知识领域和限制性信念,转入通达无碍的智慧境界,也就是从自我、局部性的认知,提升到把握本质的系统性圆满觉照。“觉有情”即醒觉的情感,因其是幸福的来源,也是纯真天性、手足互爱的自然流露。“转识成智觉有情”,体现出感情与理智的统合,是健全人格和人性光辉的完美表征。这种觉察的智慧超越了出于占有欲的情执,对人类及一切有情众生皆怀着仁爱之心,从而可以心心相印。
 
  从中国文化出发

  1948年,乐黛云先生考入北京大学,报考的是其父曾就读的外文系,因沈从文欣赏她的入学考试作文《小雨》为“出自心灵之作”,特意把她调到中文系。1948年底平津战役打响,乐先生满怀赤诚加入中国共产党,每天深夜负责校对北大印刷厂赶制的秘密文件和传单。他们巡逻护校,劝说教授们不要南下。她负责劝留沈从文教授。后来,沈从文和北大校务委员会主席汤用彤等教授,皆选择留下。
 
  在共同的理想事业中,乐先生与汤一介先生相识、相知直到相守终生。1952年,乐先生毕业留校后与汤先生结婚,嫁入燕南园汤宅。汤用彤先生在为学方面,对汤一介先生影响最深的是“身教”,这样的家庭氛围对乐先生治学道路的影响也至为深远。汤用彤先生晚年患中风后,乐先生经常为他做护理和助手的工作。
 
  1957年春,汤用彤口述《人民日报》的约稿文章《实事求是,分清是非》时,提到《诗经·大雅·桑柔》中一句诗:“谁生厉阶,至今为梗。”当时,做笔录的乐先生对此诗一无所知,既不知道出自哪里,也不知道是哪几个字,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汤用彤很惊讶地连问:“《诗经》你都没通读过一遍吗?连《诗经》中这两句常被引用的话都不知道,还算是中文系毕业生吗?”当得知她因大学期间没机会读《诗经》后,汤用彤耐心地解释了这句诗的含义。
 
  这件事令乐先生惭愧万分,她从此发愤背诵《诗经》,并利用各种机会阅读中国古代文学典籍。当时,她担任北大中文系秘书兼教师,利用工作间隙抽空默写《诗经》。当年写满诗句的笔记本她一直保留着。后来她做比较文学,她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底子就发挥作用了。正是从汤用彤的教育开始,她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学者,做什么学问都要有中国文化的根基”。五四时期向西方学习的人,都有非常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像吴宓、陈寅恪、汤用彤及随后的宗白华、朱光潜、钱锺书等学者,都懂得怎样从中国文化出发,应向西方吸取什么,而不是“跟着走”。
 
  重估《学衡》弘扬新人文精神

  学衡派自1922年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常被视作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原因是其持有不同于新文化运动的文化理念。其实,学衡派中多是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也并非反对新文化。
 
  乐先生是重新评价学衡派的先行者。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留学美国的中国学人,1981年她去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寻觅“哈佛三杰”(汤用彤、陈寅恪、吴宓)的足迹。她发现,汤用彤留学哈佛时就曾主张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汇,提出要了解世界的问题在哪里、自身的问题在哪里;还要清楚各自最有价值的是什么,怎样才能适合各自的需要。这种既未造成断裂、也未形成封闭的文化格局和魅力,促使她通览了《学衡》全部79期杂志。
 
  哈佛比较文学学科主要奠基人白璧德(Babbitt)倡导研究儒学和佛学,吴宓、汤用彤都选修了他主讲的“比较文学”课程,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下重新解读东方文化。研究《学衡》成为乐先生做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的基础和起点。她在哈佛主修比较文学,不仅广泛借阅相关书籍,还把全部积蓄用来购书,立志把后半生都献给这一事业。
 
  自1989年起,乐先生发表《世界文化对话中的中国现代保守主义》《“昌明国粹,融化新知”——汤用彤与〈学衡〉杂志》等系列论文,为国内《学衡》研究破冰。面对当时人们对学衡派的普遍误解,她提出:学衡派成立后的中国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在如何对待传统、西学和建设新文化等方面,试图解决的问题大体相同,都带有文化启蒙的特色。学衡派的灵魂和核心是吴宓、汤用彤、梅光迪、陈寅恪等人,在“昌明国粹”方面,学衡派认同“层层递嬗而为新”的新人文主义;在“融化新知”方面,学衡派反对“惟新是骛”,强调摒除西洋文明中根据特殊之历史、民情而发者,寻求其真正属于世界的精华。在古今中西坐标上,学衡派一方面不同意直线进化论;另一方面强调变化发展,又超越了旧保守主义。学衡派在引介西学时全面考察,取我所需,扬弃原有“体用”框架而独树一帜,代表着新文化运动的另一潮流。在此基础上,汤一介先生撰文,认为汤用彤先生一生都在探索和实践《学衡》“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宗旨。
 
  上述文章常被引评,至今仍是该领域绕不开的经典之作。从此学衡派渐受重视。研究者多沿用其观点,此前,研究者视野中的学衡派,基本上是吴宓等少数最活跃人物。此后,学衡派的学术贡献引起关注,汤用彤、陈寅恪、王国维等《学衡》作者也被纳入学衡派范围内,研究广度深度不断扩大,评价日趋客观。
 
  白璧德培养了吴宓、汤用彤、梅光迪、张鑫海、楼光来、梁实秋、林语堂等中国学人,经过学衡派与新月派的创新和传播,新人文主义在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独特作用。有观点认为,吴宓诸公若未入哈佛受白璧德影响,就不会形成学衡派。乐先生则认为,“不是白璧德塑造了《学衡》诸人的思想,而是某些已初步形成的想法使他们主动选择了白璧德”。学衡派思想早在吴宓清华时期的日记、诗文和汤用彤相关遗文中已见端倪,在入哈佛前其文化取向已有所倾,为他们追随新人文主义埋下了伏笔。这都证明了乐先生的推断符合事实。经过长期求索,她将新人文主义发展为新人文精神,即尊重他者和差别,提倡多元文化平等互补,开辟出东西文化沟通交流的广阔空间。
 
  开创中国跨文化学科

  跨文化研究也称比较文化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各种文化现象,揭示其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乐先生较为全面地继承了学衡派跨文化比较的视野和方法,以古鉴今,反观当前中西文化的交流。基于此,她从研究现代文学转向比较文学,又将比较文学提升、拓展至比较文化学领域。
 
  乐先生从哈佛回北大后,组建了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学会,并出任秘书长,却自谦为“马前卒”,她恭请季羡林任会长,钱锺书任顾问。接着,她又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比较文学研究所,后来改名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体现出比较文学向跨文化转向的趋势。她先后主持建立全国第一个比较文学方向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并广泛接收海外留学生,系统化培养专业人才。
 
  在乐先生的努力下,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由此从无到有,取得长足进展,并成为研究者人数众多,且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力量。她与法国科学院院士、人类学家李比雄主编的《跨文化对话》杂志,是由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欧洲跨文化研究院等机构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入选CSSCI来源集刊,并列入法国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文库,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乐先生特别关注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如何通过文学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异质文化的沟通理解,既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也反对文化孤立主义;既努力从其他文化吸收营养,又在比照中扬长避短地解决人类的共同问题;尽力维护人类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乐先生是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探讨“中国梦”的最早倡导者之一,开展研究已有十余年。《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6期发表《“中国梦”一词的由来》一文,论及乐先生的相关研究。《光明日报》追溯中国梦理论渊源时,亦引用过她的成果。2013年底,汤、乐两位先生整合国内外有关“中国梦”的学术资源,发起研究项目“中国梦·欧洲梦·美国梦——献给中国过去、现在与未来”,拟由笔者及王守常教授等学者做执行主编,以儒学等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为纲,搜集与“中国梦”相关的各类学术文献编集成书,使“中国梦”的内涵更好地建基于扎实厚重的学术研究之上。我们最初起草的编委会阵容很庞大,但汤先生、乐先生一向为人低调,最终将主要编纂成员定为杜维明、赵汀阳等少数几人。
 
  乐先生十分重视跨文化学科建设,并栽培后学。在她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天津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国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典礼暨“新时代国学传承和发展”学术研讨会。乐先生担任“国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首席顾问。时年88岁的她,因腿疾无法到场,便委派学术助理张锦副编审代表其致辞。
 
  张锦在主题发言中,结合乐著《跨文化方法论初探》,探讨了她对乐先生跨文化事业的理解。现实问题一直是乐先生思考的出发点,她对方法和理论问题的关注,总是面向实践,也都联系着文化与世界政治、经济、科技进步的关系,故跨文化对话并不只是学院派的理论设想。乐先生从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记忆、文化冲突的危机、哲学层面的思维转向等方面,详述跨文化对话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既关系到当下互联网新媒体所造就的地球村现实,也关联到世界各地恐怖袭击的冲突现实,还观照到影响世界格局的历史现实。
 
  汤先生是国学和比较哲学学科的主要首倡者,与乐先生跨文化、跨学科的学术工作相辅相成。乐先生说自己一生中有三个最重要的选择:一是选择了教师的职业,二是选择了终身从事文学和跨文化研究,三是选择了共同生活63年的老伴汤一介。无论经过多少波折,她始终无悔于这三个选择。她透过历史的烟尘看人生,回顾自己难忘的幸福时刻,也不尽是“金榜题名”之类的时节,更多的反而是在极其艰辛的岁月。汤先生去世后,她秉承先生遗志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事业继续发扬光大。最终,乐先生活成了传奇,成为北大最有故事的学人之一。
 
  70多年前,乐先生就写下了这句话:“生命应该燃烧起火焰,而不只是冒烟!”这是她如花般全然绽放的人生,她从不故步自封,随时接受新事物,至今锐意无限,胜似“90后”年轻人。她一直践行的最大愿望,是“把美好的中国文学带到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都能欣赏到优美的中国文化,进而了解中国”。我们衷心祝愿,她传播的中国智慧助益更多人的成长和觉醒,她搭建的跨文化之桥促进东西文化平等交流互鉴,造福人类和平发展。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国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