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列车
2021年02月26日 06: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2月26日第2114期 作者:程应峰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长长的绿皮火车,在我的心目中,速度是相当快的。出远门办事,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坐火车。到达目的地,少则十几个小时,多则几天几夜。其时速跟现在的高铁真是没法比,是骑自行车和开小车之间的巨大差别。

  记得有一年初夏,我到省内另一座城市去参加会议,从傍晚6点挤上火车出发,到翌日早晨7点多才到达。若是现在,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事。绿皮火车相对于现在的高铁而言,速度慢且不说,车次也不多。

  那一天没有座票了,我只好买了站票。想着如果在车厢里找个好位置站着,或是在过道上垫张报纸坐一坐,也算是不赖了。可偏偏人多,火车上很挤,过道里完全挪不开身。人挨人,肩膀挂着肩膀,双脚都有了悬空的感觉。而且车厢里又热又闷,时间一长,身体极其疲累,竟可以在过道里同许多人一样,似站非站地挤挨着眯瞪一宿。

  挤火车的那份辛苦,现在想来,恍然若梦。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牵动着高速铁路的发展进程,火车时速在不断提升,坐车的舒适度较之以往,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40岁那年,趁“五一”长假,一大家子人计划陪着一辈子蜗居在乡村的父母去首都北京旅行,圆了他们的心愿。

  家中老大联系一家旅行社订好了火车票,从出发时间到游览地点都一一作了周密的安排。“五一”前一天的上午,父母双亲、妻子和我等一干人,准时聚集到了老大武汉的家中。

  正在我感受着家人团聚之欢、憧憬着家人集体出游之乐的时候,单位打来电话,让我赶写一个汇报材料,说得特急、特重要。就这样,眼看就要踏上行程的一次温馨之旅,被一个电话泡汤了。

  当天,我风急火燎地办理了退票手续,一个人坐着公共汽车马不停蹄地赶回家中准备材料。一天之后,材料赶出来了,可长长的“五一”假期,我一人被撂在了家中。此后,我虽然也乘火车去过北京,或是出差路过,或是参加报刊举办的笔会,但却少了一份与亲人相伴出行的快乐。

  时下,人们日常出行,坐高铁已成为一种常态。说走就走的旅行,似乎成家常便饭了。可以说,高铁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快捷不言而喻。

  第一次坐高铁,是去广西南宁,会一位神交已久的文友。恰逢周五,我将铁路购票软件下载到了手机上,快下班的时候,顺利买到了当晚的火车卧铺票。下班后,坐城际列车赶到武昌站,取了票,如期踏上高铁。

  始于这次旅行,我了解并掌握了网上购票的程序,为日后的出行做了“试探性”铺垫。

  出行的过程,无疑是一个广闻博见的过程,可以获取与固有生活不一样的信息。也许,这正是出行的妙处。

  外出,总是心有向往的,那些千里之外的美丽情思,在想象的枝叶间如云霞纷披。正因如此,一坐上火车,我的目光就会不自觉地落在窗外。窗外,除了土地的橘黄、建筑物的缤纷、天空的灰蒙等固有的色泽之外,入眼的大多是嫩绿、翠绿、青绿、沉绿……它们“刷刷刷”地从眼前梦一样流过,流进了一段又一段时空。这样一种让人沉醉走神养心的状态,一不经意,就叫人丢下了生活的疲累,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和烦扰。

  当我将目光收回、往旁座瞅去的时候,看到几个年轻人玩着扑克牌。其中一个爱笑的女孩,每每启齿一笑,便有轻轻的荡人心魄的笑声在空中弥漫。

  耳郭也会涌进一些闲聊,有些是我熟悉的事情,甚至与我的日常息息相关,这些闲聊一不经心就让人有了参与的欲望;有些是我不熟悉的,显得陌生而遥远,却会在无意中拨动内心的某根弦,让思绪有了飞翔和畅想的空间。

  更多的人,则沉浸在手机屏幕上,沉浸在各自的心灵世界里,在匆匆流过的时光里,以各自的方式,填写着生命旅途上的山光水色。

  在一种迅疾却平稳的状态中,我们瞩望着千里之遥,让生活和生命驻足于一两个时辰。在这一两个时辰里,有人感怀,有人豁然,有人从梦中醒来,也有人在梦醒后沉沉睡去。

  当出行成了习惯,一切都可以如此淡定、安然、祥和。

  随着出行次数的增多,我养成了放一本书在旅行袋里的习惯。这当然不是因为平时少有时间跟书打交道,只因列车上的时间,足够消磨和消化一些或厚重或灵性的文字。

  有一回上高铁前,我忘了带书,在出租车上见到一本书,顺手翻阅,还算有趣,就有心借阅。出租车司机是本地人,也是个爽快的爱书之人,见我诚心借书,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我呢,当时也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要了司机的手机号。下车时,还着意看了看车牌,以备回来还书之用。

  在列车上,除了座位的禁锢,包括想象在内的一切都是自由自在的。如果目光落在车窗外,时间就随飞驰的风景流动;如果目光落在书本上,时间就随思绪、文字流动。应该说,列车上并不漫长的时间,其实是可以用来充实自己的。

  再一次坐上高铁,恰好在靠窗的位置。这一次,因为头天晚上加班没睡好,我没有从旅行袋中取书来看,而是闭目打了个盹。

  醒过神来,我将右手肘支在窗框上,看窗外远远近近的风景。那一块块茵绿平阔的麦田,像一本本铺开的硕大的图书。旷野上林立的杂树,如书中丰富的插画,带给人许多奇妙的想象。车至丘陵地带,成片成片的油菜花,如一片片飞毯,亦如翻飞的书页,越过山丘,以起伏错落的旋律,像波浪一样,翻动金黄色的浪花,叫人目光眩晕,仿佛沉浸在浓郁的花香里,有了浪漫的畅想。

  从城市楼群到平旷阔野,从山川河流到炊烟村落,源于自然的这本大书,无处不带来丰富鲜活的想象。

  生命中的阅读,是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这种列车上对美丽大自然动态的“浏览式”阅读,何尝不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何尝不是打开生活门窗的一个环节?

  正是这些高速行进却平静安稳的列车上的时光,让我邂逅过《瓦尔登湖》,体会到孤独的梭罗住在自己盖起来的湖边木屋里那静寂的时光,是那样的简单、安然、馥郁。梭罗笔下,思维的森林、思想的湖泊告诉我,不跟时间妥协,时间就只能站在一旁叹气。在车上,我也迷恋过《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的青春岁月都是平淡无奇的,但只要心里装着自己的梦想,就会像安东尼一样,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为之付出努力,真诚而乐观地对待生活,逆境有人支持,快乐有人分享,青春就不算荒废。途中,我还看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品味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所处时代的普通人交织出来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在时代的历史进程中,那些普通人所走过的艰难曲折,是那样触动人心,又是那样叫人难以释怀。

  从过往的回味中走出来,我转头看了看周边,看到有两个女孩抱书在怀,拈着书页,正进行着纸本阅读。她们脸上泛着青春的光晕,那沉浸书中的神态,那么美好。

  高铁上,那两个女孩忘情阅读的情形,时至今日,还是那样清晰分明,历历如昨。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