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迁徙者在乡土文学中的印迹
2018年02月26日 09: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2月26日第1398期 作者:安宁

  在包头沿黄河一带的村庄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联中,我先后走访了新河村、兰桂村、昭君渡、昭君坟、二狗湾村、麻池镇等地方。千百年来,这片被黄河水滋养着的大地,是英雄吕布的故土、将军蒙恬管辖过的地域,行经过美女貂蝉和才女蔡文姬;而王昭君,更是历史烟尘中,最为明亮的那一束光。

  来自泰山脚下的我,最为关注的,无疑是与王昭君一样,跨越黄河,迁徙至内蒙古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当下乡土文学的创作出现茫然之态。一方面,机械化解放了劳动力,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乡村定居人口减少;过去创作中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单一赞美,因为时代的变化,已有错位之感。另一方面,那些迁徙至城市或者定居城镇的乡村人,因远离故土或者乡土劳作,而在乡土文学创作者那里,得不到应有的丰富表现空间。创作者将关注焦点投在乡土的根基,强调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的地理根源,强调回归。而对迁徙者离开故土的复杂心境与融入异乡的艰难历程,则重视不够。

  在定居内蒙古的7年中,我的观察始终都是外来者的视角。这让我也意识到,迁徙者对迁入地域的融入与接纳,往往需要较为长久的过程。或者,可能终其一生,一个迁徙者,都始终带有原生故土的印记。这便给乡土文学创作者提出一个新的观察角度,即对一片地域风土人情及乡风乡貌的描摹,需要观照那些迁入与迁出的迁徙者的存在;同时,迁徙至城市或城镇生活的乡村人,也是乡土文学创作的重要部分。

  无疑,作为迁徙者的王昭君,在渡过黄河前,内心涌动着非常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故土的眷恋与惆怅,也有对塞外生活的忧虑与不安。命运即将在这里发生重大转折,过去与未来,隔着一段黄河浮桥,泾渭分明地摆在她的面前,以至于王昭君在河阴古城流连数日,还不肯离去。

  由王昭君,我想起了一个冬天的黎明,透过结了厚厚冰花的火车窗户,第一眼看到内蒙古大地时的那个瞬间。那时我的心里,涌动着的情感,一定与王昭君有相似的部分,那便是对于命运的敬畏。命运如此威严,又如此神秘。也正因此,古往今来多少文学艺术创作者,对其永不停息地讴歌和赞美,并一次次地叩问人类生存的价值与意义。而对于那些从全国各地迁徙至内蒙古谋生的普通的劳动者们,对于他们在这片辽阔大地上所经历的悲欢离合的书写意义,丝毫不比“走西口”或“昭君出塞”等史实逊色。

  已经有无数动人的篇章,对草原进行了描绘,而关于内蒙古乡土的创作,则相对薄弱。评论者也大多将目光聚焦在内蒙古的草原文学创作,而忽略了关于乡村、戈壁或者沙漠等同样素材丰富的领域。这些素材与草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草原文化这株枝繁叶茂大树上同样遒劲的枝干,代表着交融互动的内蒙古文化的一个部分。《走西口》里唱:“远离家乡忻代州,学会蒙话草地走。换回皮毛赚大钱,千里迢迢奔包头。”可见,为谋生而走西口的山西乡民,他们学会“蒙话”,并在“草地走”的悲壮情怀中,也有文化的交流碰撞与互相浸润。在哈林格尔镇新河村的黄河谣工匠博物馆里,陈列的榨油坊、地毯坊、木匠、铁匠、皮匠、毛匠等十多个主题的工匠铺,是几百年来黄河流域一次次人口迁徙过程中,蒙古族与汉族共同智慧结晶的生动再现。

  新河村的常住人口有八九百人,另外的一半则散落在全国各地。这些离开乡村或许永远不再回来定居的迁徙者,和像我一样从乡村走出并定居在内蒙古各个角落的外来者,都是乡土文学写作者不应遗忘的部分。人类正是由于永不停息的迁徙,才具有了强大的对抗命运的能力,并绽放出生命的光华。

  此次挂联,促使我完成了长篇散文《迁徙记》的创作。我从自身的迁徙经历,追根溯源,看到历史烟尘中,同样作为迁徙者的王昭君的命运悲欢;又返身关注到当下进城的农民,在告别泥土、将根基扎进城市钢筋水泥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就是这样的观察与审视,让我对于乡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乡土不仅仅是土地本身,还代表着中国最广大群体的根基、来处以及承载命运之所。有迁徙就有回归,更有回望,这种位于两端的不舍与留恋,挣扎与困境,即是乡土文学新的、基于现实的、有温度也将更有深度的表现内容。

  无疑,内蒙古这片大地,有草原,也有农田,二者并非互不交融。恰如很多蒙古族同胞一直在农区生活,这种混居生活的状态,以及从草原、乡村到城镇的迁徙,或者回归,也让内蒙古的草原文学、乡土文学,都会有新的可供挖掘的创作角度与空间。乡村迁徙者的足迹与命运悲欢,是内蒙古乡土文学也是整个中国乡土文学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

  在对黄河沿岸村庄依然留在土地上的人们的走访中,对他们的儿女进入城市的人生轨迹追踪中,以及对一些在渔村打工的外来者的观察中,我依稀看到了越过黄河浮桥的王昭君的身影。这些大地上的流动者,恰恰是他们,给予脚下这片土地以活力与激情。而乡土文学的写作者,更应对这样穿越历史的烟尘,且从未停息过的人类的迁徙,给予浓墨重彩的书写与描摹。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