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室里的午后时光(外一篇)
2018年01月05日 07: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月5日第1367期 作者:照日格图

  期待这样一间资料室已有数年。老同志说,我们曾有过一个资料室,里面摆满了各种工具书、文学名著和报刊,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里,给那些与文字为伴的人们提供了不少便利,那里偶尔也可以成为某一个人因为研究某些主题而通宵达旦的地方。老同志还说,那么一个资料室在某天竟然疏于管理,纸张发黄的书籍成了人们随意撕扯的对象,直到有一天,一辆垃圾车呼啸而来,将那里的一切席卷一空,在人们的叹息声中呼啸而去。

  刚入职时,听到老同志说起那间资料室的飞黄腾达和日渐落魄,我不免要感慨一番。如同三岛由纪夫《金阁寺》中那个只听父亲转述便喜欢上金阁寺的小男孩,期待有一天可以找到精神世界里的“金阁”,那里必定飘满书香,安静的环境里孕育着哲学般的深邃和美好。

  见到它时,我已入职十年。那一年,单位从闹市区迁到市外,多出那么一间小屋子,于是大家商定让它成为我们的资料室。听说有了资料室,单位的老同志纷纷捐出了自己收藏的工具书和涉及单位历史的珍贵资料,那些图书成了资料室里的第一批主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新建的资料室空间虽然有限,甚至比较狭窄,那里却摆满了形形色色的工具书,新旧各半的文学书和几十种报刊。它既富老者的沉稳,也有少年的活力。

  沉重的铁柜与书刊的轻盈不相对称,那是人们为节省空间想出的下策,不足为奇。轻轻一摇,铁柜便随着铁轨缓缓移动,一排排图书映入视线。只要一伸手,便可畅游字里行间。

  如果某一个下午恰巧有空,那再惬意不过了。带上一杯茶,独自走进资料室,却不急着翻书,在靠窗的沙发上坐下来,喝几口茶,或者干脆给午后的慵懒让路,躺在沙发上打个盹,也不会有人发现你在那个光线昏暗的屋子里做了一个关于安静和遥远的梦。梦中皆是方向和光明,与眼前的忙碌和迷茫无关。一觉醒来,找一本你钟爱的杂志,错过了至少半年的内容也不必惊慌,只要一伸手,便可追回来。翻阅一期期的杂志,发现在资料室小小的空间里时光可以为你倒流,你因过度紧张和疲惫而迷失的好心境,竟藏在一页关于蓝天白云的摄影作品里。趁着无人拿下来一本诗集,诵读熟悉而陌生的几行诗歌,感动和力量便会围绕着你。

  亦可不读不想,在沙发上坐到下班,享受属于一个人的安静。透过玻璃窗,能看到北楼的人们依然在挥汗如雨,地下车库的北门那里依旧有数不尽的车辆在穿梭。或许北楼里还有皮鞋与地面接触的声音,车库北门里有急促刺耳的鸣笛声。资料室里却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若逢雨天,更有诗意。雨滴或轻缓或急促地敲打窗台,与资料室内翻书的声音交相辉映,诉说着生命和时间的秘密。独自坐在空间狭小的资料室,将湿漉漉的氛围关在窗外,找出一个关于温暖和信任的“方程式”,下午的时光便可以被无限拉长,直到雨过天晴,天边的云霞被染得红彤彤。

  走出资料室,小心谨慎地锁上门,如同那间屋子里藏着你所有的心事和情绪。迈出一步,便又是琐碎的日子,但人已有了几分豁达和自信。

  在资料室的午后时光里,无需抬头便能看见诗和远方。那个看似与世隔绝的午后,人们行走天涯,踏上寻找初心的旅程。

  云端上的阅读

  飞行时我喜欢手里有一本书。

  这样一本带在身边的书,必定不是从机场的书店里匆忙选购的。机场的书店,四面围着玻璃墙,灯光从高处打在时尚杂志或排列整齐的图书上。勤奋的店员将图书擦拭了一遍又一遍,来配合周围的咖啡馆和快餐店,给人以简单干净的印象,等待着有人眷顾。那些书,因为过于新,过于亮,过于花枝招展,反而让我失去了兴趣。除非是遇到极特殊的情况,出门时没有来得及带书,否则机场书店里的书,我都是为了消磨时间一扫而过,极少选购。

  我带在身边的书,一定是选自那几家熟悉的书店,让我读了一半又放不下的文字。行李过重,需要取舍时,我也会考虑将一本略重的书放下,换轻薄一点的另一本,可最终还是会留下书,把放弃的东西换做其他。书就这样和我必备的生活用品奔向机场,又逃过托运的命运,与我一起登机,开始旅行。我虽有过因为在机场看书,忘记航班时间被妻子斥责的经历,依然喜欢把书带到机场或飞机上读。阅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读书的心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旅途中的点点滴滴一时与书中的字里行间无缝吻合。每每这样,我便难以分辨现实与书中世界的界线。

  从呼和浩特飞往北京,不过是五十分钟的短暂旅程。时值春天,呼和浩特刮起了属于北方的大风,机舱内的人们也多了几分焦躁和不安。带在身边的书,是刘亮程那本经典的《一个人的村庄》。刚好读到了与大风有关的章节:《风中的院门》和《风改变了所有人的一生》。刮风时,一开一合的院门和那个站在门外、等待风把门刮开的“我”与在机舱内等待起飞的我们,用心境遥相呼应,梦境和现实一下子被那几句富有哲理,却依然朴素的文字连在了一起。飞机缓缓起飞,开始在云端自由飞行之时,手里的书又被我翻到了关于动物的篇什——《最后一只猫》《追狗》《两窝蚂蚁》,虽然他写过的鸟类就只有乌鸦,此刻借助飞机的力量,那些平凡的小动物都长出了华丽的翅膀,与我一同在云层上自由展翅。

  从乌鲁木齐飞往呼和浩特,两个多小时的旅行显得有些漫长。手里是上午刚刚从乌鲁木齐一家独立书店买到的爱情诗集,名曰《相信爱吧,为了这迷死人的爱情》。设计得有些古典的这本书里收录了一百余首现代爱情诗,被编者用情感表现方式分为相遇、激情、独白、相思等十一种方式,漫长的云端旅途因为那一行行情诗的出现,变得无比丰富。除去十分钟的小憩时间,一路上我都不间断地感受着爱情的浪漫、力量和失落。看着窗外洁白的云朵,不禁想,一个人的爱情史,也是他(她)的思想史。飞机落地,走出机舱时我竟有了微微醉意,仿佛一路与一群情感充沛、经历丰富的人们共饮了一杯又一杯的红酒。

  云端上的阅读,因为环境的封闭和身体的上升,会有一种失去方向的飘逸和想要下坠的执着。身体离开了大地,思想也会随之自由。书里的每一首诗和每一段话,都借着云端的高度有了厚重的内里和云朵般洁白的外表。

  离开大地,我们思想挣脱了禁锢,也暂时失去了指南针和北斗星。书就成了我们前行的方向。我们不确定在云端呼啸的飞机会飞向何方,前方是晴空万里抑或风雨交加。如若捧一本书在眼前,我们便很清楚,这次的旅行,我们是要飞往自己的内心最深处,目的是寻找起飞时的那颗初心。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