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第八届“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政产学研等领域的与会专家深入探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形态和方式、数字技术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等话题。
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社区性保护
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对乡村非遗保护利用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肖远平以西江苗寨迎来乡村发展的“蝶变”为例指出,文化价值生成层面应主要以增强文化的“能”为中心,在“价值共识、价值保全、价值再生、价值联动”四个层级进行全方位赋能。他认为,文化价值的再生促进相关价值纵向、横向和空间联动产生巨大效应。纵向联动是通过旅游开发实现文化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的互联;横向联动首先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进而触发经济发展、文化保护、社会治理、家园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价值的互通;空间联动是文化价值跨越西江苗寨的边界,带动周边村寨甚至整个县域参与文化价值的再生产。
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乡村历史的积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重庆文化产业(西南大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海燕以共生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四个维度,探讨农业文化遗产社区性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她认为,构建以社区为核心的农业文化遗产共生保护系统,需要增强共生单元间的关联度,打通共生界面能量传递渠道,建立适宜的共生模式,营造正向的外部共生环境,从而使农业文化遗产社区性保护利于生态物种、社区居民、政府、企业等主体共享合作利益。具体路径包括增强主体的保护开发意识,提高共生单元的凝聚力;建立激励机制与参与协调机制,强化共生界面的传导力;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共生模式的创新力;加大基础设施与乡风文明建设,增强共生环境的外驱力。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总结了三种乡村非遗现代化模式——城市文化建设的乡村想象、城乡互嵌共生的城乡想象、乡村文化建设的城市想象。在他看来,非遗保护、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是由小到大、从微观到宏观的递进关系,非遗保护既是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又是推动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和手段。
自主式创新与倒逼式创新协同
地理信息系统与大数据分析工具的开发与利用,正在改变着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提到,这些技术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还能在遗产保护、管理和传承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表示,文物数字化可以让文化遗产“活下去”,数字资产利用可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现实世界存在的在场与在地的文化生产、文化生活和文化生态空间,通过数字映射实现同频共振。”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丽娟表示,通过在线、在地、在场三维空间跨媒介展演传统文化叙事方式,能够打破文化资源的时空限制,带来互文性体验和审美愉悦。AIGC技术群在多个文化领域找到应用空间,形成对创新的倒逼机制,有望成为自主式创新与倒逼式创新协同的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构成要素的优化配置,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动能。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解学芳认为,新型劳动者能够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新型劳动资料,如算法、大数据处理中心、自动化制造设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等多样化新型劳动工具,以及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智能化改造,为旅游业注入创新动力。新型劳动对象,如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核心,不仅可以重塑旅游信息传播渠道,还可以为旅游服务在线化、个性化提供技术支撑。新质生产力三大构成要素的高效整合与联动匹配,构成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和高效管理的核心动力,将以创新整合的方式重塑旅游业未来。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