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15日,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道德与文明》杂志社和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应用伦理与当代社会”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学者们提出,要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立足本土文化,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推进应用伦理学学科建设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应用伦理专业被纳入研究生教育体系,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动了学术界关于应用伦理前沿问题、方法创新及学科建设的相关探讨。中国伦理学会会长孙春晨提出,应用伦理专业硕士培养面临学科性质尚不明确、学科体系有待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尚待深入研究等现实问题。要加强应用伦理学学科建设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完善教材体系,培养具有较高应用伦理知识水平的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霄认为,设立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构建本硕博一体的应用伦理专业学位教育培养体系。从发展态势看,应用伦理学应以公共政策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政策优先,以应用伦理研究推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完善,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和治理过程中。
《道德与文明》杂志主编杨义芹表示,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应用伦理在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环境治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应用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尚不能满足学科发展和社会实践需求。我们应勇担回应现实、解决问题的责任,使应用伦理学扎根中国实际,符合中国社会需求,切实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不仅是应用伦理学自身发展的目标追求,也是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会学者认为,应用伦理学具有跨学科特征,应用伦理研究既要关注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也要关注学科建设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问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国豫提出,应用伦理研究要加强学科间的沟通与合作,创新交叉学科的方法论,围绕具体伦理问题明确研究目标和范围。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李建华认为,AI研究以及相关规范的制定实施存在诸多不足,且主要集中于科技伦理和生命伦理领域。理论层面要推动建构中国应用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实践层面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加入伦理审查环节。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王小锡表示,应用伦理学学科建设的关键性问题是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必须依托扎实的应用伦理学学科平台。建构讲述中国话语、展示中国风格、凸显中国学术的应用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努力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曹刚认为,伦理学重在形成理论上自洽的规范体系,应用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不应简单以建设理论体系为目标,而应当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中国应用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必须与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实践紧密相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伦理精神密切结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