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视野中的伽达默尔哲学
2024年12月19日 15: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2月19日第303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12月14—15日,“《伽达默尔著作集》新书发布会暨伽达默尔哲学研讨会”在济南举行。在研讨环节,与会学者围绕伽达默尔哲学的主要内涵与理论特征、伽达默尔哲学与中国哲学、伽达默尔与现象学的重要关联等议题展开研讨。

  从诠释学的兴起审视西方现代哲学思潮

  学术界普遍认为,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标志着西方诠释学传统的根本性革新与重铸。从西方哲学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海德格尔还是伽达默尔,西方哲学从古典时期步入现代,总是在一次次回应古希腊哲学命题的过程中,开启了新的哲学思考范式。此次会议发布的《伽达默尔著作集》中至少有三卷内容涉及伽达默尔对古希腊哲学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聂敏里认为,伽达默尔对古希腊哲学的研究,尤其是对柏拉图辩证法的研究,已成为德语世界柏拉图研究的经典。伽达默尔的古希腊哲学研究也是其哲学诠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强调的诠释不仅仅是方法的问题,而且与人类的自我理解密切相关。复旦大学教授邓安庆表示,伽达默尔通过转向柏拉图,恢复了“存在向善”的维度。在这一意义上,伽达默尔的代表作《真理与方法》甚至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更为重要。

  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这对师生的思想关联,一直是诠释学关注的重点。山东大学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教授陈治国从“时间观念”这一关键问题出发,分析了两人在诠释论现象学中的关系。他认为,伽达默尔倾向于跟随海德格尔中后期的思路理解时间,但更加强调过去在诠释论中的优先性。伽达默尔的处理方式凸显了时间在现象学诠释中的关键作用。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柯分析了伽达默尔在不同时期对海德格尔一篇名为《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诠释》的报告所形成的不同看法。他认为,伽达默尔对该报告的理解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关注生命问题转变为聚焦存在问题。

  海德格尔在1964年撰写的《哲学的终结和思想的任务》一文,被视为他对古典哲学终结的宣告。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赵卫国提出,海德格尔认为,以理论的方式从世界之外观看世界的“世界观哲学”已经不再可能,因为人始终在一个世界中存在。早期海德格尔揭示了此在的时间性结构,将存在论与诠释学结合,但缺乏实践的维度。而伽达默尔的哲学承担了哲学的实践性方向。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洪汉鼎将诠释学视为“做哲学”的解释学科,认为它代表了一种当代哲学方式和生活态度。一方面,解释已经充实了认知空间;另一方面,诠释学意义上的解释不仅仅是对实在的客观反思,还包括改变和改造实在。改变世界的核心在于价值观的解释,而这一过程的前提是澄清“解释世界”。

  开辟当代诠释学的中西互观视野

  安徽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能为认为,诠释学的哲学反思为东方思想进入世界哲学提供了基础。中国思想文化以实际生命经验为出发点,其哲学范式是实践哲学,而非纯粹的理论哲学,追求理智与政治、伦理的统一。中国思想文化的汉语言形式在解释活动中,同样创造着普遍性的理解,使事物的普遍性和意义得以呈现、显现。这些观点彰显了中国思想文化在世界哲学中的独特地位和贡献。

  中国有着悠久的经典诠释传统。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新春提出,伽达默尔通过视域融合解决了诠释学追求文本原义的问题。中国传统经典的诠释形成了汉学与宋学两种典范形态,表明文本的意义并非静止、固化的,而是在解读过程中不断展现、敞开的,使文本能够与现实相连通,最终在现实的淬炼下,成为活力不竭、亦古亦新的经典。这一启示与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理念高度契合,而中国传统经典的诠释同样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和挖掘,从而在全球文化视野下实现转化与创新。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宋宽锋提出,当代中国的形而上学理论在不同程度上融合了中西古今思想的构建。研究者对中西形而上学史的整体性理解,内在地影响着形而上学的当代中国重建视野及其价值。部分观点存在误读,将黑格尔视为西方形而上学的完成者。这一观点忽视了后黑格尔时期西方形而上学的转型与演进,同时也未能合理解释形而上学史中存在的实质性差异。

  以伽达默尔哲学为代表的西方诠释学理论兴起后,虽然受到了不少研究者的青睐,但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了质疑。其中,伽达默尔的诠释学是否存在相对主义,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一方面强调阐释的前结构与诠释学循环,另一方面也通过视域融合强调文本意义、传统和历史的连续性。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李章印认为,虽然伽达默尔强调连续性以避免相对主义,但这种避免仅限于非本真生存层面,依然具有相对性。为了真正避免阐释的相对性,应该从生存论层面关注本真生存,通过本真共在来把握文本生存史的本义以及传统和历史的连续性,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阐释确定性。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教授崔平认为,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之所以陷入文本意义的历史相对主义,是因为它未细致审查解释活动的主观能力,忽略了解释对象的特征。为避免这一问题,应通过对概念存在的本体论分析,明确概念意义模型,划定解释的空间,确立解释的权利原则,并区分概念解释的类型,从而恢复解释的确定性,确保文本原义的复活。应鼓励重建一种能够摆脱相对主义、走向确定性的全新解释学,为解释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李尚信提出,如果否认文本的本义,将会消除文本的不可替代性,而诠释也将无从谈起。相反,追求本义的本体论保证能使诠释更加有效,从而避免陷入相对主义的困境,而不同的诠释则具有不同的价值。

  会议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商务印书馆共同主办。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