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长三角现代化注入江南文化动力
2024年11月22日 10: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1月22日第3020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广禄

  11月13—14日,第六届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在江苏苏州举行。会议旨在进一步推动长三角江南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共同探索江南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文化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江南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仅是重要历史遗产,更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文化力量。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赵金松提出,要聚焦江南文化品牌建设,以长三角江南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为依托,深化研究阐释,以具有思想深度、理论高度和学术厚度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撑力;推动数字化建设,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江南文化内涵场景化表达、感官化体验、个性化定制,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文化创造力;以人文经济视角创造性开发具有江南文化特色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激活文化生命力。

  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表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区域的共同基因,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精神纽带。要充分把握江南文化的内涵特质,推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互交融、相互赋能,打造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长三角实践样本,为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利文化条件。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认为,江南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性文化符号,是长三角地区一脉相承的精神家园。江南文化的传承,是对精神家园的坚守与自觉;江南文化的创新,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路径探索。深入推进江南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将为长三角一体化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的文化力量。

  活化利用江南文化资源

  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明世认为,江南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不仅赋予江南文化独特的魅力,更象征着一种文化精神、生活哲学。以江南文化传承与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时代担当。要加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活化利用,系统梳理文化基因的汇合融通之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创作出更多体现文化特色、富有时代气息、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优质文化产品,以文化的薪火相传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奋进力量。

  深耕历史沃土,挖掘文化底蕴,既立足江南文化的地域个性,又放眼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的历史。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郭华巍表示,要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创新文化标识,展现江南文化魅力。我们要深入挖掘江南文化历史资源,撷取江南文化元素,打造鲜活的江南文化载体,让江南文化走到百姓身边。

  呵护共同精神家园,服务“国之大者”。苏州市委副书记黄爱军认为,苏州是江南文化的核心城市之一,注重以文化人、提升江南文化的引领力,以文兴业、提升江南文化的辐射力,以文润城、提升江南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激发江南文化的当代价值,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推进长三角江南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戴鞍钢认为,江南文化有开放包容、崇文重教、务实创新三个特征。这三大特征与近现代江南手工业、民族工业、经济发展具有内在联系。以江南文化传承与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是时代命题,也是当代江南人的使命。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王卫平认为,江南文化的精神内核包含崇尚实学的经世致用精神、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经世致用精神要求将主体内在道德价值转换为实用价值;批判精神反映了江南文化对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不懈追求;工匠精神锻造了江南人勇于创造、善于创造的创新精神,成为江南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强力支撑。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樊和平表示,要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文化响应”视野出发,为中华文脉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新路径,突破“盛世修典”的思维和话语惯性,以“文化气象”赓续江南文脉,彰显文脉传承创新效应,实现人文经济一体化发展。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沈昕认为,应以地理分界为基础,综合考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心理等各种因素,明晰“江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坚持开放融合路径,努力构建合作机制,携手推进文化研究,共同打造文化精品。

  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教授沈松勤认为,环太湖区域经济与文化互相促进、互相融合,我们应以此为基础,探索研究“环太湖文化圈”现象。例如,从明清之际环太湖流域的世家望族研究入手,探究其再生性的家族文化资本和社会文化资本,以及具有典型区域特征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模式。

  会议由上海市社联、江苏省社科联、浙江省社科联、安徽省社科联共同主办,苏州市社科联承办。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