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27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会议深入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历史、具体表现、内在逻辑、当代价值,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和意义。
助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表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形成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大家庭。新时代新征程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稳定,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麻国庆认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整体角度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生机制、历史进程及发展规律,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把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置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语境下,书写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故事,形成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的中国叙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历史根由、文化根脉与内在动力。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理论研究司二级巡视员陈晓嫚表示,广大学者应深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内在机理和理论体系,产出更多优秀的理论研究和智库成果,助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提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通过文化认同凝聚各族人民的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关涉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发展路径,也与各族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内在机理
与会学者从不同维度与学科视角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进行了学理阐释。山东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芬表示,在新石器和早期青铜时代的时空框架中,可以总结出以中原、海岱、江汉、环太湖和燕辽五大文化区系为主干的多元一体的文化结构。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多维度研究是近年来的学术热点之一。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彭勇认为,从制度史视角研究中华民族的“三交”史,可以更好地理解、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巩固和发展的深层机理。我国历代王朝重视“大一统”制度建设,通过制度保障,不断增进政治上的共同性,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教授张多勇梳理了历史上党项与西夏对华夏文化认同并共创华夏文明的历史过程。新疆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吴轶群以清代绘制的西域民族图志为例,分析了清王朝“大一统”理念与实践的历史过程。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段友文等学者关注黄帝崇拜在民族认同历史中的作用。段友文分析了山西、陕西和河南三地黄帝神话传说所蕴含的神话母题,认为黄帝崇拜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在强化历史记忆、建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加华表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学界要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血脉。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宝成关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世界观、华夷一体的民族观、贵和尚中的处事观和兼容并包的文化观。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季中扬提出,应重视中华文化的审美认同及建构,提炼标识性的中华文化符号,构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体系。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黄永林认为,非遗旅游在“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非遗活动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美美与共”的非遗审美中提升中华文化认同感;在“共同价值”的非遗精神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和而不同”的非遗交流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詹娜以辽宁丹东的旅游发展为例,分析了当地口头叙事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观念和深远精神根源。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张士闪以鲁班传说为例,探讨了鲁班等显性文化象征符号的建构与存续。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人民的文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拓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肖远平认为,民族地区修建的桥梁拓宽了民族相互沟通、共同进步的通道,成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标志,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起点。
研讨会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理论研究司、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指导,山东大学主办。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