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金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1月06日 15: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1月6日第3008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李永杰

  10月29日,第二届大湾区金融论坛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宣讲会在深圳举行。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朱信凯表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举办本次论坛既是为了延续中国人民大学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又是服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与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金融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举措。

  亚洲新兴国家是全球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

  会上,IMF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Steven Barnett)以“全球前景与政策:政策支点,不断上升的威胁”为题对《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进行解读。报告显示,当前全球经济增速稳定,但产出表现不尽如人意,虽已基本恢复到稳定增长状态,但平均增速预测为3.2%。当前全球经济仍有下行风险,但软着陆有望实现。报告指出,亚洲新兴国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而中国将持续为全球经济贡献将近1%的增速。

  对于未来全球经济发展,报告提出了四点建议:通胀水平正常化、降低债务水平、提升全要素生产力和加强国际合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政策应着眼于鼓励创新,改善资源配置,促进人工智能应用,这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增长。

  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复杂严峻,但保持稳定增长是各国共识。IMF研究部经济学家加利普·凯末尔·奥兹汉(Galip Kemal Ozhan)对当前的全球通胀浪潮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本轮通胀表现出明显的行业特征,主要由能源依赖和价格灵活的行业驱动,能源和食品价格冲击加剧了这种情况。他建议各国央行在货币政策框架内明确定义采取先发制人的紧缩政策的条件,并利用增强的经济模型和特定行业数据来提高通胀预测的准确性。

  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提出,当前中国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面对房地产需求的巨大缺口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艰巨任务,应着力通过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扩大开放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他建议提升金融服务对经济转型的适配性,并有针对性地发展科技金融、数字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跨境金融。他认为,中国经济已呈现趋势性恢复态势,但保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增长动力的转换将推动中国经济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

  “中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快的挑战,养老金融作为双向延伸的金融业务,具有超大群体、超长周期、超级规模的潜力。”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当前,我国的养老金融体系虽已初具规模,但市场化、商业化程度仍处于初级阶段,覆盖面有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包括高端、中端及普惠性养老服务,并加快养老金融创新,为养老服务提供市场化、可持续的金融资源。同时,他强调养老金融制度的专业化、长周期和可持续特性,提出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惠及人民大众”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大数据+人工智能”进一步推进包括养老金融在内的智能化数字金融创新;完善专业化的养老金融制度保障,打造大众化、长周期的养老金融模式。

  “如果2024年能够实现5%的增长,中国经济将会超越130万亿元人民币的规模,2024年人均GDP将达到13000美元,为中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进一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经济必须完成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迭代,其中金融的作用至关重要。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和诸多挑战,中国政府各部门正积极采取措施以稳定经济,包括优化地方政府债务、保障低收入阶层转移支付、对大型金融机构进行注资等。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廷惠分享了广东前三季度的经济发展情况,2024年前三季度,广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省在产39个工业行业大类增长面达71.8%,工业投资增长9.1%,占全部投资比重创新高;进出口总额增长,发挥外贸主力军作用;新动能投资较快增长,新动能产业增势良好,新产品产量增加较快,新产业和新模式涌现,新动能和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她表示,广东具备显著综合优势,包括地缘优势、市场优势、平台优势、政策优势、创新优势、历史优势、文化优势等,经济发展必将进一步呈现结构向优、动能向强、运行向上、经济向好态势。

  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主办。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