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赵徐州)10月26—27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暨第十七届中国影视学术论坛在辽宁沈阳举行。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深入探讨中国影视如何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中国影视应展现新气象,取得新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研究员丁亚平表示,影视对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这既是影视研究、创作和教育面临的挑战,也是影视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历史机遇。影视不仅承担着讲述故事的职能,更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在技术变革中坚持守正创新,通过影视的创新发展,为新时代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当前,传统影视面临诸多新挑战,包括变动的社会、观众、媒介和形式,“变”成为唯一不变的特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当下已进入泛影像时代,新的影像形式不断涌现,媒介并非被替代,而是被分化,呈现出差异化的场景、需求、形式和美学。未来的影视发展依赖于关键人才和核心能力,包括创意创新力、叙事能力、时空美学、人工智能、独特能力、发现力和共情力等。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表示,在关注媒介与文化的同时,还需引入媒介与文明的视角。从人类文明的演变历史中可以看出,媒介与文明之间存在紧密而复杂的内在联系。
当前,传媒艺术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特点,也出现了内容融合化、传播场景化和体验沉浸化的趋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智锋认为,我们不仅要关注传媒艺术在生产、传播和消费方面的现状与成就,同时也应反思在新媒介技术影响和介入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要将传媒艺术发展置于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背景下进行审视,既要拥抱新技术带来的变革,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不断满足并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致力于营造健康、温暖、和谐的传媒艺术新生态。
会议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与辽宁大学联合主办,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秘书处与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联合承办。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