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清俐)10月24日,作为中国海洋大学建校百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东亚海洋历史文化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论坛以“交流交往、互学互鉴”为主题,旨在建立东亚人文学术网络,促进东亚海洋人文学术成果的交流与发展。
全球海洋的历史交往和命运联系由来已久。日本东洋文库研究部长、中国海洋大学名誉教授滨下武志提出,从沿海城市网络形成的角度观察亚洲和欧洲,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一方面,从欧亚的海洋自然地理环境来看,东亚黑潮和欧洲墨西哥湾流两股洋流连接并影响着亚欧沿海地区,促进了跨海洋沿海港口城市网络的形成;另一方面,从海域结构和交流的角度来看,所谓的“海域”由沿海、跨海和连海三种因素组成,使亚欧海域世界呈现出多元文化开放交流的特征。研究亚洲海域的沿海城市网络变得日益重要,因为人类正面临共同的海洋环境与发展议题。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东亚海洋交往开辟了广阔空间。位于日本的世界文化遗产平泉就是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刘海宇指出,平泉的20余处遗址中共出土了4000余件宋代陶瓷器,多为瓷器碎片。瓷器种类以福建产的青白瓷为主,此外还有浙江龙泉窑青瓷、景德镇窑白瓷等。平泉还保存了大量宋代文物,如宋版大藏经和陶瓷器,大多是12世纪通过东亚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日本的中国商品。平泉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展示了东亚海上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的重要贡献。
福建师范大学中琉关系研究所教授谢必震梳理了福州在各阶段发展的历史图景,介绍了福州造船业的发展史及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发展历程,以及作为现代港口带动沿海和腹地飞速发展的历史。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徐勇认为,14—15世纪的琉球国在东亚海域中发挥了“万国津梁”的交易作用。14世纪中琉外交填补了东亚海域的环线空缺,形成了规模完整的“东亚共同体”,书写了东亚和世界史的新篇章。东亚海洋交往的历史表明,传统东亚秩序中的和平与发展因素,促进了区域人文交流与物资发展,是东亚人民值得传承与发展的共同财富。
东亚世界在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这是近年来历史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日本学者西嶋定生曾提出,因唐朝的灭亡和“册封体制”的瓦解,宋朝与东亚的交流不再依赖于唐朝时期的册封体制,而是通过经济文化交流继续扮演支配者(中心)的角色。宋朝在东亚世界的经济和文化支配地位是如何通过制度路径实现的?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尚胜通过史实梳理和考证,认为东亚世界的交流在唐宋之际确实发生了制度性变化。
东亚世界在历史上的文化交流表现在多个层面。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赖正维回顾了明末清初高僧文人东渡日本,带去佛经教义、先进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逐渐在日本发展为黄檗文化的盛况。“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全球化浪潮下,重新挖掘和审视黄檗文化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探讨中日文化交流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东亚文化中的地方性议题备受与会学者关注。日本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资料学研究科委员长周星讨论了东亚地区广泛流传的海上仙山和海底龙宫神话系列传说,认为这些传说对海上(底)异域的想象主要有海岛仙山和海底龙宫两个谱系,这些故事都在与现实俗世的对比中展开。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马树华总结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从区域现代化、城市规划、文化史、社会史等角度对青岛历史展开的研究,探讨了青岛的早期现代化、中西文化交流、城市规划、慈善救济、工商状况、社会群体、文化生活等问题。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