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学科+产业”创新模式
2024年03月11日 14: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3月11日第2849期 作者:本报记者 明海英/采访整理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国角力的新赛道。将高校的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都至关重要。

  2022年以来,有关部门启动了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及培育工作。通过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构建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创新要素,促进一流高校的创新链、人才链优势与一流企业的产业链、资金链优势“四链”深度融合。

  为更好地发挥平台功能,一方面,可立足应用导向,从研发投入渠道和评价机制上,为科研成果涌现和转化护航。立足国家所需、产业所趋、高校所能,通过未来产业科技园把企业需求和高校所长结合起来,采取具有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和攻关方式,实现技术验证与工程化及其转移的科学合理转化。教育、科技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让领军企业充分发挥“出题人”“阅卷人”作用,以研发投入为“指挥棒”,引导高校主动打破信息差,让应用研究成果适应产业需求,赋能壮大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另一方面,着力畅通渠道,为领军企业参与并发挥作用提供便利。实现产业整体跃升的国家战略,关键在于领军企业的牵引。加强领军企业与高校创新等环节的互动,形成创新联合体,有助于更高效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以应用牵引加速产品迭代升级,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新引擎。此外,还要加强金融支持,建立基础研究经费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以政府引导和金融服务为抓手,建立健全科研成果作价入股等配套机制,精准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产业创新链,引导金融机构对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进行股权融资支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供需精准对接,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资本支撑。

  (尤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本报记者 明海英/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