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好新时代优秀民俗文化
2024年02月26日 09: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6日第2839期 作者:本报记者 朱羿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承载着人民群众的日常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和文化情感,是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之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优秀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时代与实践课题。春节期间,记者采访了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青海省民俗学会会长赵宗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施爱东,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三位民俗学专家。

  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在民俗文化和新时代文化发展中有什么内涵?

  赵宗福:中国远古时期对龙的崇拜与信仰就产生了。《说文解字》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凡龙之属皆从龙。”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高贵而神圣。与龙有关的文化贯穿上下五千年,龙的形象深入社会的每个角落。

  在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中,龙渐渐从单纯的实体崇拜转变成一种文化与制度的创造,并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渐渐丰富完善,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重要象征。“龙文化”内容丰富,内蕴着仁、孝、信、忠、礼、俭、耻、义、和等文化思想,代表着智慧、勇敢、自强不息、心怀天下的意象形象,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与理想信仰,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精神引导作用。同时,炎黄子孙把龙的影响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文化系统中鲜明地建构起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中国文化的象征,紧密地联结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维系着血脉相通的情感关系。

  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儿女对“龙文化”的集体认同感更集中地体现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文化的凝聚力作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龙的自强不息、勇于超越、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同时,这一认同感也被赋予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进新时代、激发伟力阔步新征程的崭新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报》:面对时代变迁,您如何看待民俗文化的生存状况?

  苑利:民俗文化不仅是社会生活的集体文化记忆,维系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的核心因素之一,而且是一个民族或者地域群体文化积淀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有其存在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并根植于人们所处的周边环境和社交活动。随着工业文明代替农耕文明以及人类生活、娱乐方式的改变,民俗文化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颠覆性变化,有些民俗文化出现消亡现象。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高度重视民俗文化保护。如今,在国家层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计划,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各地掀起保护地方民俗文化的热潮,为民俗文化保护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实际上,保护民俗文化,是保护民众原有的生活方式。尽管文化也会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但保护优秀的民俗文化就是留存中华民族身上的一滴“脐带血”。我们必须留住这支根脉,无论面临怎样的冲击,都要以“特有方式”保护民俗文化生生不息。

  促进民俗文化蓬勃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新时代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施爱东:进入21世纪,国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省、市各级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非遗处”“非遗办”,学界推动、政府主导、民众支持,全社会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记录、传承、保护工作的热潮。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将“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共同纳入“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队列。这一举措对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该《意见》精神的指导下,各级政府将传统民俗文化纳入保护、发展的规划中,许多老街区、老字号、老手艺、老味道重新回到人们生活中,许多人感叹“年味回来了”“庙会回来了”。

  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蓬勃发展的非遗保护工作已初步形成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当代社会生活进步有助于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俗文化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新时代民俗文化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苑利:作为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艺术价值。随着国家大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民俗文化必然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种历史机遇源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社会对多元文化的需求、政府的政策保障、经费的大量投入和民俗文化传承者的文化自觉。同时,科技的发展为民俗文化的展示方式提供了新的表达空间,更利于大众接受,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

  中国民俗文化历史传统悠久,独特的民族属性和文化表征鲜明,在世界文化百花园里占有重要地位。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与时俱进实施“走出去”战略,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我们的民俗文化一定能走出一条繁荣发展之路。

  民俗文化根底在基层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如何保护、传承、发展好民俗文化?

  施爱东: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明了实践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鉴于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和地域性,保护传承民俗文化事实上已成为一项与时间赛跑的迫切任务。

  做好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根底在基层,主体在群众,生命在原生态,发展在政府,出路在创新。要唤醒民众的保护意识,保护主要靠民众自发的参与。政府主管部门要悉心听取传承人的意见,确定保护对象,做好宣传引导。同时,根据保护项目确定传承人,使政府与传承人共同担负起保护的责任。实施抢救性保护工作,广泛建立民俗文物数据库、民俗资源数据库、非遗传承人数据库,把非遗保护工作融入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功能之中,使之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载体。

  推进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广大文化工作者和学者承担着重要使命。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相关学术研究,深入发掘民俗文化内涵,深入挖掘、整理、提炼优秀民俗文化形态,并结合新时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将民俗文化的精髓与当代精神文化构建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积极为发展地方经济、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

  民俗文化必须融入时代的文化元素,更好地契合人们的审美情趣,从而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当然,进行创新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衍变趋势一脉相承,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养分,最大限度地保持、还原、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特质,让优秀传统文化重放异彩。

  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离不开青年一代的自主参与,要积极推动优秀民俗文化走进校园。民俗文化教育与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民族精神的延续性密切相关,加强对青少年民俗文化的教育和熏陶非常必要。要支持建立更多的民俗博物馆,抢救濒临消亡的民俗项目,以实物或影像资料的形式保存下来,同时设置一些参与性项目,增强观众体验感。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