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广州多区花市陆续开锣,羊城大街小巷花香四溢,整个城市变成花的海洋。市民们一起行花街、迎新春,在尽享新春佳节幸福喜悦的同时,体验别样广府年味。
过广府年 必行花街
春节前逛迎春花市,已经成为广府地区民俗,也就是粤语中所说的“行花街”。2月6日,广州主城区的花市相继开锣,许多民众专程到历史悠久的荔湾花市行花街,体验荔湾传统年味。据了解,此次荔湾区传统迎春花市共设置6大类300余个档位,包含棚头档、盆花档、枝花档、鲜花档、工艺品档、文化档、非遗档等大类,广大市民可在花市中赏花购花,逛特色摊档。
花市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很多市民手拿肩扛各种鲜花,桃花、吊钟、水仙、蜡梅、菊花、剑兰、山茶、芍药……应有尽有。广州人买花讲究意头,年花最有讲究。比如“猪笼入水,财源广进”的意头让猪笼草成为迎春年花的抢手货;吊钟花寓意长寿,所以最受老年人喜爱;未婚男女最青睐桃花,寓意“行桃花运”;金橘、四季橘象征大吉大利;鸡冠花、凤梨花都寓意鸿运当头;黄金果则代表金玉满堂、升官发财……总之,品类繁多的年花寄托着广府人花开富贵、瑞意吉祥的良好意愿。
“行花街”是广州乃至整个岭南地区的重要春节习俗。广州人说“无行花街唔算过年”“行花街、转大运”。花市开了后,父母都会带着小朋友行花街,不仅要看花买花,还要买上各种风车。在广州人看来,风车有着转运、行大运的意头,正所谓“花开富贵,行运转运”。
2007年5月,广州迎春花市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6月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6月,广州“春节(行花街)”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广州以传统迎春花市为基础,挖掘岭南民俗和广府文化元素,将 “行花街”的新春习俗与岭南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营造别具特色的广府氛围,“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俨然成了城市文化品牌。
溯源广州花市 传承广府文化
广州被誉为花城,一年四季花开不败。唐代诗人孟郊曾如此描绘广州冬季仍然处处有花草:“海花蛮草延冬有,行处无家不满园。”作为千年商都,广州人对花有着别样的喜爱和情感,粤语“花”的发音和“发”相似,因此便有花开富贵一说。
据现存文献可查,珠三角以花为市的交易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出现。唐代诗人张九龄《春江晚景》云:“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副研究员谢中元告诉记者,“津亭”又名“余慕亭”,唐时在广州府兰湖东岸,那时花船往来、鲜花买卖已很频繁。《岭外代答》所载更详:“素馨花,番禺甚多,广右绝少,土人尤贵重。开时旋掇花头,装于他枝。或以竹丝贯之,卖于市,一枝二文,人竞买戴。”这里的“市”就是广州最初的素馨花市。
明代广州河南(“河”指珠江,即珠江南岸)三十三乡的百姓,多半是以种花为生的花农,他们从河南到河北来卖花,就从五仙门附近的码头过渡登岸,后人称这地方为“花渡头”。据中山大学民俗学教授叶春生考证,“花渡头”就是今天广州花市的源头,到了清朝中期,老广州花市又有所发展,由各城门扩展至城内,而且还整天营业,并由单一的素馨、茉莉花向多样化发展。辛亥革命后,老城拆除,花市扩展至高第街一带,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花街也更加繁华。1956年,广州市政府将传统花市正式命名为“迎春花市”,教育路、西湖路为中心会场,花市从农历腊月廿八直到除夕夜。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迎春花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入21世纪,迎春花市被打造成了广府文化名片,尤其是11个区都开设花市后,市民逛花街更为方便,行花街成为广州春节最重要的年俗活动。每年除夕前一个星期,广州定点花市就开始繁忙起来,有关部门已经在为花农搭棚架摊档售花。到了腊月廿八,花市正式开始,一时间,十里花街张灯结彩,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
“花市在不断演进,拜年习俗代代不同,年宵花种年年翻新,十里花街趋时变奏,但广府人行花街的心理文化内涵从没有变更过——祈福、迎春、祝颂、转运、求财,这个根脉犹如一根红线,把广府大地上几千万的民众串连在一起。”谢中元表示,我们要传承的正是这种岭南文化精神,让迎春花市散发岭南地域文化色彩,使其成为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化的一个活态样本。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