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庆为中心,包括潜山在内的皖江文化,是安徽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月17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安庆师范大学、潜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皖文化论坛暨皖源博物馆筹建座谈会在潜山市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皖文化研究问题。
探源溯流 辨析概念
如何界定皖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或者说皖文化的内容与范围?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宫长为认为,皖文化或者说皖文化所反映的社会正处在中华文明的开创阶段,即从五帝时代到三王时代的过渡时期。站在历史高度,从皖文化的实际出发,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皖文化的内涵不仅包括相关史事记载、思想学说,还包括历代文物遗迹、传说、歌谣、纪念活动等;其外延则包括中国早期国家“皖”在内,延续至今。
复旦大学出版社编审韩结根认为,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但要区分方国和诸侯国意义上的皖国。“皖”最初是由皋陶氏后裔创建的一个古老方国,带有原始氏族部落性质。作为诸侯国的皖国,应诞生于周初大规模分封诸侯之时。各种版本的《安庆府志》《潜山县志》皆记载:“周封大夫于皖,而皖之名始著。”此时的“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诸侯国。
在存世先秦文献中,不见春秋皖国之片言只字。但汉以后诸多史籍与方志均有皖国的记载。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郑炎贵表示,虽然现有史料所载皖国的直接信息极为简括,但只要深入相关史籍中去钩沉推导,仍然可以窥见皖国的兴废概况。“皖”作为地名时,有三个要素可以肯定:一为皋陶之后,偃姓;二为古国;三在春秋时为楚所灭。皖国虽然灭亡较早,但皖文化传承滋长代代不息,特别是在今皖西南区域体现出牢固的传承性,已经形成了以皖为号的紧密聚合体和一种久远的皖伯信仰。
皖文化传承数千年,从先秦时期的皖国到汉代的皖县、皖侯国,至西晋末年皖县被废,作为正式行政区划的地名“皖”也至少延续了1000年以上。此后皖作为地名、山水名持续沿用。安徽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刘东表示,“皖”成为安徽简称后,皖文化又可指整个安徽地区的文化,这是广义的皖文化;历史源流意义上的狭义皖文化,即先秦时期皖国、汉代三国西晋时期的皖县地理范围内的古文化。
在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沈志富看来,从概念史视角看,“皖”在不同时空背景下都是一个多元交互、内涵丰富的名词。其间经历了复杂的域名重组、空间扩展、地域整合、观念演进、文化融合,进而衍生出当代皖文化概念的多维生态。
深入挖掘皖文化资源
皖江文化与淮河文化、徽州文化并立为安徽三大区域文化,也是长江文化、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术理论层面对皖文化历史渊源、文化流变和内涵外延进行分析,与会学者一致认为,皖国是一个可信的历史悠久的远古方国,薛家岗文化是皖文化的历史与地理基础,皖西南一方一直是以皖为号的紧密聚合体,“皖”成为安徽省的简称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有着历史逻辑的结果。要弘扬皖文化中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优秀禀赋和精神的要素,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文脉,向新而行。
“科学总结历史文化遗产,把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禀赋、特点和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当然之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章义和提出,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皖源”主要表现在薛家岗文化、古皖国、禅源等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挖掘研究秦汉至明清时期潜山及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
文献不足是长期制约皖国历史和皖文化研究向纵深推进的瓶颈。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立柱提出,皖与皖国相关文献记载语焉不详,在相关研究中的方法突破应成为关键。要充分发掘研究皖国建立的地理区域基础和历史文化背景,在文献基础上综合青铜器、出土竹简文字和地方文物考古发现进行全面综合、系统讨论,呈现皖国与皖文化的历史特征。
宫长为同样表示,探讨皖文化的表象与特征,明晰皖文化的个性与共性,要从皖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着手,把各地所保留的皖文化遗存或遗迹,包括地方志材料在内,进行综合性考察,分析其最具有代表性或最具有共性的表象,并结合各地或者局部的个性特征,大致勾勒出皖文化圈的范围。
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方锡球认为,重返历史语境可以发现,皖文化是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传承发展的视角看,皖文化承载的文化形态和内涵可以不断完善、丰富,进行范式更新。与现存物质载体多样、作为地域文化显学的徽学相比,对“皖源”的挖掘研究应当重点在精神层面进行现代阐释,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古今对话、中西对话,实现文化重构,使之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沈志富认为,对于皖文化研究而言,更重要的工作是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文化内涵、凝练文化共识。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