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新疆师范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自2020年12月成立以来,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一方面抓潜心研究,为完整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抓实际运用,构建“四维贯通”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体化育人体系、建设“铸牢”系列课程、打造“铸牢”讲师团、广泛开展咨政和社会服务等,系统推进新疆师范大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深入推动重点领域研究
2020年以来,基地团队在《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等重要期刊发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清代博格达山官方祭祀与王朝秩序》等成果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南疆干部群众思想动态调查》《南疆三地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查研究》等成果获得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西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挑战与对策研究》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文化润疆视域下新疆长治久安深层次问题研究》立项中宣部重大委托项目。此外,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和西部项目10余项,基地逐步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西部学术重镇,在全国产生了较广泛的学术影响。
基地自成立以来,积极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学术交流与传播。基地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合办两届“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与吐鲁番市人民政府合办“清代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迁居河西走廊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学术研讨会”、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合办三届“一带一路与西部发展研讨会”等。基地专家出镜新疆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十年·巨变》讲述新疆变迁,多名专家发表文章,总结新疆各地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相关经验,在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评选,以及两届“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优秀论文评选中斩获多个奖项。
大力发挥教育优势
基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统筹知识传授、文化浸润、实践锻炼、机制创新“四维贯通”,推进课程体系、校园文化体系、实践体系、服务和管理体系相互融合,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课程建设方面,打造“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时政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史”“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教学和实践课程,广受学生欢迎。校园实践方面,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主题班会、主题团日和班级建设全过程;注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宿舍、进校园文化、进网络空间等活动,建设多维育人空间,在全校开展思想品德强、学习创新强、身心体魄强的“三强班级”以及学习风气好、民族团结好、环境卫生好的“三好宿舍”创建活动。
基地积极打造校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品牌。2021年举办“南疆社会生活百年变迁展览”,2023年开展“文物中的新疆故事”社科普及周主题展、“唐风润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主题活动,均取得了良好反响。连续举办校园杏花节等中华文化普及周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开展多期“中华英雄文化大讲堂”,邀请陈潭秋烈士之子陈楚三、毛泽民烈士外孙曹耘山、李大钊烈士之孙李建生、马骏烈士孙女马丽颖等走进讲堂,切实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
基地采取“教师+项目组+学生”方式,利用科研项目带动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新疆各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咨询工作,推动学生深入体验新疆民族团结进步的具体实践。2020—2022年间,共有近400名师生参与相关项目。3项学生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领域团队课题申报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并获奖。在喀什市、巴楚县等地建设3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先后有20余名学生开展实践并产出了学术论文。《西部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相关成果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获得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团队获得新疆师范大学2023年师德师风先进集体。
促进理论和实践研究紧密结合
基地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实践探索,力求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服务。
一是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2022年,基地推动新疆师范大学与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塔城地区等地方政府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为当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与喀什地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合作成功申报自治区级产学研示范基地。相关成果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与探索——以喀什市为例》《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家国一体”模式》《南疆三地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查报告》等典型调研成果。
二是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水平,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基地。2022—2023年,基地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提供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咨询服务。2023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成功通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复验。基地帮助吐鲁番市鄯善县、阿勒泰市、喀什市等地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提炼品牌,协助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成为当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基地。
三是通过凝聚多领域专家,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师团”。一方面,基地专家广泛参与学校、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党委会、院级党课、学生主题班会与“开学第一课”,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另一方面,基地直接服务地方,2023年在喀什地区巴楚县、喀什市、吐鲁番市、乌鲁木齐市开设4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干部研修班”,对多地干部开展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实际,基地近3年来上报相关要报20余篇。其中,中央领导批示近10篇,省部级采用6篇,有效推动了相关工作开展。
今后,基地将继续围绕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领域的相关工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丽新疆贡献力量!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