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在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进非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非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路径进行探讨。
非遗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的遗产,是以人民为中心诞生、发展的遗产。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表示,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了人;民族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了民族,要从对物的认识,增强对造物背后的智慧的认识,进而去发现“人”,关注创造文化的真正主体。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认为,非遗在价值观引领和社会关系、情感联结与维护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看来,非遗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文化遗产是多元统一的,蕴含着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是民族认同与凝聚的重要力量。
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各民族共同享有的精神财富与智慧结晶,承载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实践,蕴含着中华文化基因。与会学者认为,挖掘和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华民族共同形象,增强各族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
中央民族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林继富表示,各族民众在非遗交往交流交融实践中形成了共同的价值理念,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非遗的知识生产和保护传承,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沛资源和强大动力。非遗包蕴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元素通过生产生活方式、礼仪制度和道德观念等得以展现,凝聚多民族文化生活共同体,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方式、建设方式,也是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永林认为,尊重和珍惜不同民族的非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基础,必须唤起全民族全社会共同保护民族非遗的意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安德明表示,由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非遗在多样性的前提下体现出高度的统一性。非遗保护工作是以社区为基本出发点的多元行动已经成为共识,非遗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顺势而为、大有可为。原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建议,深入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价值,要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相连接,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谈及未来如何进一步深入阐释非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李然提出,一方面,要利用非遗阐释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加快形成非遗保护传承的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要着力将单一项目保护与区域整体性保护相结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增进各国人民的交流与情感沟通,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非遗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又是推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福祉的重要资源。林继富表示,要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实践中,系统加深和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润物细无声”的生活惯常,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