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档案史料中开掘学术增长点
2023年11月28日 09: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28日第2782期 作者:记者张清俐

  本报讯(记者张清俐)11月18日,以“跨区域、跨时段、跨学科的地方档案与民间文献研究”为主题的第六届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曲阜举行。地方文献是国家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副主任刘廷善认为,地方文献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记录历史、传播文化、传承文明、造福人民的重要社会职能。整理文献保护档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完善的地方文献资源也是研究历史文化和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依据。

  与会学者分享了他们利用档案文献开展研究的经验与收获,以及不断发展成熟的方法论意识。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朱英着重关注近现代海外中华商会的相关文献。他认为,运用地方档案时,应打破“就事论事”的瓶颈,以问题意识贯穿研究全过程,体现历史全局与国家立场的观照。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张伟然表示,社会史研究者尤其需要关注基层档案,私人文书和地方档案是研究当代基层社会的重要史料。未来应更加重视对基层档案的发掘与整理。

  档案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刘文鹏注意到,20世纪末,我国清史研究出现学术高潮,这与当时大量档案文献的开放有密切关系。其中,地方的文献档案起着很大作用。从研究角度而言,既要重视利用新史料、新文献作为支撑,也要注重对其分析解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廷湘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巴县衙门档案整理与研究”课题,他介绍了其中占比较大的司法档案文书在不同时期书写方式的调整及文书样态复杂多样的特点。

  学术研究的命运总是与时代紧密相连。改革开放初期,《明清徽商资料选编》的出版为徽商研究注入了动力。2013年,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世华带队在前辈学术事业基础上,开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六百年徽商资料整理与研究”工作。2023年,该项工程结项成果以10册1100余万字的体量出版。王世华强调,资料整理不能辜负时代,要有经得起学术界和历史检验的责任意识,同时也需要学界形成更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学术评价机制。

  档案整理也是研究的过程,学者们在资料的发掘中激发新的学术增长点。近年来,孔府档案的持续整理催生了大量明清史研究的新课题。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吴佩林在研究中发现,在孔府发展史上,明代是重要的时段。正是在这一时期,衍圣公的主体地位在制度上得以确立与发展。

  研讨会由曲阜师范大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主办,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孔府档案研究院、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等机构共同承办。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