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文科新使命
2023年11月24日 10: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24日第2780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张杰

  如何推动新文科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是推进新文科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原校长樊丽明教授,日前就新文科建设相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星火燎原已然成势

  《中国社会科学报》:自2018年“新文科”概念提出以来,相关学术讨论与实践探索不断涌现。据您了解,国内高等教育界开展了哪些有益的讨论和探索?目前主要聚焦哪些方面的改革问题?存在哪些认知和实践中的瓶颈?

  樊丽明:2022年暑期开始,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就国内高校新文科建设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项调研,先后在山东、广东、陕西、吉林等省进行实地调研、座谈、问卷调查。从调研结果来看,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可圈可点,初战告捷、取得突破。具体表现在: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格局业已形成,从教育部成立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到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全面启动新文科建设;从教育部推动的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中国经济大讲堂、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中国艺术大讲堂,组织设立千余项教改项目,到各省市加强顶层设计、推出新文科建设行动方案及建立新文科建设高校联盟;从各教指委组织研讨推动实践到各高校付诸行动,广度力度空前。高校文科教育教学“新基建”不断夯实,专业优化成效显著,课程改革取得突破,培养模式更加多元,实践改革创新突破,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新文科学理研究日趋深入,产出了一些标识性概念和原创性理论,新创了《新文科教育研究》《新文科理论与实践》等学术期刊,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总的来说,新文科建设总体态势是星火燎原、已然成势。

  但是,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目前还存在一些影响新文科建设走深走实的困难和问题。譬如,有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推动新文科建设的动力压力不足并存,对新文科建设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存在“上热中温下不均衡”问题;推进新文科建设的合力不够强大,高校内部体制机制对新文科建设发展的支撑力度不够,亟待改革;师资队伍能力不够强,知识结构和教研水平与新文科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是影响新文科建设扎实推进的明显短板;新文科建设的典型案例引领力不够强,发挥的示范辐射作用还比较有限等。因此,新文科建设还需要高等教育战线的专家学者、教育管理者聚共识、集众智、合众力,共同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

  时代呼唤文科融合与文科中国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这样的大变革时代背景下,新文科建设应如何回应时代需求?

  樊丽明:当前我们正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上,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高等教育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迫切需要通过体系变革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其时代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科技革命与文科融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科技发展和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引发新的研究课题,不仅促进自然科学进步,也促进文科学术视野的拓展和思维范式的变化,推动文科研究内容与方法的融合创新。“新文科”之新就在于新科技发展与文科融合引致的文科新增长点和传统文科专业、课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换代。因此,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只有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多学科知识,促进学科融合、科技融合,才能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二,历史新节点与文科新使命。我国正处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时间节点,传承文化根脉,创新文化发展,树牢文化自信,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交融是文科的新使命,即文科的时代性要求。而培养研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担当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任的人才,需要文科教育有新作为新气象。如何着力培养基础扎实、通古博今、创新力强的中国文化研究人才,以承担创新性发展职责;如何着力培养知识广博、通晓中外的跨文化研究与传播人才,以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交融;如何着力培养知识复合、创造力和实践力强的文化创意人才,以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如何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高质量通识教育,树牢全民族文化自信等,均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

  第三,进入新时代与文科中国化。一方面,文科中国化需要正视教育教学内容中国化问题。如何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具有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特点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新文科建设应该着力研究和破解的问题。另一方面,文科中国化需要正视培养目标和方法,以适应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

  第四,全球新格局和文科国际化。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着力提高文科专业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和全球就业能力,培养更多代表中国立场、富有家国情怀的国家急需人才,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是全球新格局对文科发展的新要求。

  新文科与人才培养并行不悖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满足国家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重大问题为目标,全面提升文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新文科建设应有何作为、如何发力?

  樊丽明:“新文科”建设的要义在于引领学科方向,回应社会关切,坚持问题导向,打破学科壁垒,以解决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为旨归,以构建高质量文科教育体系,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目标。

  第一,抓好人才培养新基建。新文科建设要抓好“三大抓手”“四大讲堂”,坚持项目牵引,促进文科教育创新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持续建设新专业(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转型升级,新设一批文科新兴专业和微专业,推进文科专业数字化改造。开发新课程,重构文科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内容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开设一批跨学科跨专业课程,打造一批文科核心课程和核心教材。探索新模式,打破学科专业校际地域壁垒,重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培养、国家急需特色培养和产教科教校际协同培养,创新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新实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创新田野课堂,打造一批根植一线的核心实践教学课程,整合资源,建设新文科实验室、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跨学科跨区域实践创新平台,拓展实践教学基地,鼓励文科生参加各类赛事,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借助新技术推进文科教育数字化建设,推动课堂教学、课程教案、教材案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智慧教室、全息教室、元宇宙数字场景等数字化教学空间建设,建设数字资源平台,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教育教学。

  第二,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统筹规划,充分整合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优质资源和创新要素,通过联合培养、互聘导师、协同科研、共建基地等方式,广泛搭建多方协同育人平台,强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加强科教融汇,实现科技创新链与人才培养链深度融合,在创新中育人,在育人中创新,既要改革学校体制机制,也要推动科研机构与高校深度协同联动,使高端人才团队、科研平台、科研项目服务于育人。推进产教融合,构建共建共享共赢的协同育人发展新格局。同时,立足新发展格局,探索建立国际交流合作发展新机制,为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一是健全资源配置机制,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导向,加大对新办专业、合办专业、高校公共服务机构等专项支持力度。二是健全协同共建机制,建立有效的校区学院、政产学研协同共建机制,最大化利用各建设主体的优质资源,实现资源整合、资源优化、资源共享。三是健全教师能力提升机制,充分发挥全国和省级专业类教指委、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及示范高校作用,发挥学校的自主性积极性,开展教师培训,建设校内导师和实务界导师“双导师”队伍,组建跨学科、跨专业、跨校的教学团队。四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健全二级教学科研单位考核激励制度,深化招生评价体系改革,优化学生崇尚创新跨类合作跨界学习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快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以“破五唯”为突破口,突出教师教学业绩,建立适合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教师科研评价体系,鼓励学者跨学科合作创新。五是健全质量保障机制,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督导机制建设,打造新文科质量文化,建设富有文科特色的全周期质量保障机制,形成学校引领、部门支持、学院协同、教师参与、学生受益的良好育人生态。

  培养两类人才 构建两个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未来推进新文科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应该放在哪些方面?如何将新文科理念和设计落到实践探索层面,并且循序推进?

  樊丽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新文科建设应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着力培养两类人才,构建两个体系。

  为解决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党中央及教育部出台一系列文件,大力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重点培养两类人才。一是重点培养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考古学)、哲学、经济学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对于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是重中之重;二是加快培养涉外法治、国际组织、国际传播、知识产权、区域国别、关键语种等国家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高质量人才。

  着力构建两个体系,是指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中国自主人才培养体系。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渐进过程,应当积极作为、不等不靠。一方面,主动参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做好基于中国政治经济制度、历史文化传统和改革开放实践的社会科学知识创造。另一方面,从课程体系、课程大纲、知识要点等着手,逐步优化教育教学知识体系,发挥育人作用。在机制创新和条件保障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一批核心课程、一批核心教材、一批核心师资队伍、一批核心实践实训项目,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深层次变革。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