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中国骈文学会(筹)和扬州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骈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骈文学会(筹)年会在扬州举行。与会学者表示,21世纪以来,骈文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学者们对骈文的理论认识更加自觉、清晰,对其存在的意义认识更加深入。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代表文体,骈文史上诞生的大量优秀作品已经成为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骈文学研究成果丰硕
近年来,骈文及骈散交叉研究的学术力量逐渐增长,骈文学研究领域迎来了一个较为可观的收获期。2005年以来,该领域学者承担了近3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不乏重大、重点项目;出版了《六朝骈文与六朝社会》《六朝骈文文体研究》《黼黻之美:宋代骈文的应用场域与书写方式》等专著;整理影印了《骈文要籍选刊》《历代骈文评注文献丛刊》等骈文文献大型丛刊,在各大期刊发表了众多骈文专论。
中国骈文学会(筹)会长、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莫道才分析21世纪以来的骈文研究成果数据发现,清代作为骈文的复兴期,留下了很多总集和别集,是研究的富矿,也是骈文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就骈文家个体来说,李商隐、王勃、陆贽的骈文是热点。骈文理论的个体关注度也较为集中,依次是孙梅、阮元、孙德谦、刘勰、王铚。
谈及未来骈文研究发展,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曹虹提出,作为致力于古典学体系中的骈文体制与应用之学的研究者,应思考发扬真正的学术创造性,让自己劳作的足迹成为后人的有效积累。莫道才建议,要进一步深化骈文理论话语研究,挖掘骈文在文体学中的地位和价值,提炼骈文的学术话语,关注骈文与其他文体的关系,以及骈文与制度因素、士人风尚的关系,探寻骈文在东亚的传播和影响,推进骈文研究向多元化纵深化发展。
骈文史研究更加深入
自1996年至今,骈文学术研讨会已连续举办8届,见证着该领域研究的发展。相较于20世纪聚焦于骈文概念及界定、骈文的基本特征、骈文发展史、骈散关系、骈文的文化意蕴及美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如今的骈文研究已拓展向各个领域、各个方向。此次会议将研讨议题分为骈文史与骈文学史、骈文理论与文章学、骈文文体学、骈文文献与文化,并在其中下设了各朝代骈文史、骈文文章学、骈文选本与评点、骈文文献、骈文文化、骈文与汉文化圈等分议题。
在骈文史与骈文学史研究方面,与会学者不仅从宏观层面阐述了20世纪骈文理论发展及规律、民国骈文理论与批评新发展、明清之际骈文选本与骈文学建构、初唐后期骈文创作与文章变革思潮等研究,还从微观层面涉及张謇的骈文造诣、郑板桥骈文之怪、初唐四杰骈文、刘开骈文研究、王国维的骈文创作等个案研究。
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莫山洪提出,20世纪初期的骈文理论,其观点和框架大体延续了前人的认识,相应增加了一些现代化元素,至刘麟生,现代骈文史观形成。到了20世纪后期,随着文学理论不断发展,学者们也从美学、文化学等角度探讨了骈文产生、形成的文化基础,探讨了骈文形式的美学特征、美学意义,理论研究不断深入。
21世纪以来,随着骈文研究专著和骈文文献的大量出现,对骈文史、骈文理论与艺术技巧的探讨更加深入。曹虹通过考察张謇骈文创作提出,张謇的各种身份中最常被提及的是新型实业家、教育家,其经世之学与骈文造诣却很少被关注到。对张謇骈文创作的考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体的延续与互动,进一步探究旧学与新知合力过程中的诸多可能性。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于景祥则关注到郑板桥骈文。他提出,郑板桥骈文个性鲜明,以白描见长,打破了诗和文之间用韵的界限。也正是因为郑板桥的骈文主张和创作都带有不合潮流的“怪”态,所以自清代以来的骈文批评家们、骈文选家直至今天的学者们都鲜少涉及郑板桥骈文,但板桥骈文独标风韵,在中国骈文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
挖掘骈文研究的当代价值
在骈文理论与文章学研究方面,与会学者不仅论及骈文的内涵、成因、功能及价值,还聚焦古代艺术理论骈偶化表达,宋代“天然偶对”观的理论意义,分享了对于用典现象、萧纲骈文使事用典的文本建构作用、顾炎武古音学的文章学意义等议题的思考,还关注到骈文文体与其他文体的关系。
用典是诗赋骈文领域的重要现象,典故为诗赋骈文提供了新型的历史意象,并将抒情自我与民族集体记忆联系到一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曙雯提出,浓缩的外部特征与意义投射的内在功能合一时,才是真正的用典。用典是构成对偶的一种方式,二者以互相制约的方式,共同建构骈文的文本形态并对其进行意义扩容。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钟涛提到,使事用典是萧纲骈文文本的重要构建手段,无论是缀取旧辞,还是使用古事,都在内容上拓展了骈文的表现疆域,令其内涵更绚烂多姿,意蕴更深入厚重。
尽管骈文少不了技巧化的积累,但宋代“天然偶对”观对骈体特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陶熠介绍,以偶对为自然的观念并不起自宋人,与前代相比,宋代的对偶观念中具有创获之处,归纳出了达成对偶自然化的可操作策略。
与会学者认为,研究中国骈文,需要兼具动态性和开放性的思维,不能固守此疆彼界,应注重打通骈散之间交融互摄、旁通统贯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文章书写传统,发挥它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价值。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