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中蒙友好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2023年11月15日 09: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15日第2773期 作者:记者钟义见

  本报讯 (记者钟义见)10月28—29日,由中国蒙古国研究会、内蒙古大学主办的中国蒙古国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亚国际发展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倪建平认为,作为深化中蒙文化外交的重要内涵和抓手,两国高校智库间的交流可以通过推动和创新中蒙两国的“二轨外交”机制来引领东北亚地区的人文交流和文化外交实践,着力推动中蒙之间媒体交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及民间文化团体的交往,为中蒙两国乃至东北亚国家的民心相通持续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中国蒙古国研究会理事长、内蒙古大学蒙古国研究中心主任白音门德表示,中蒙两国经典著作互译,是中蒙两国之间商定的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这项工程涉及讲好中国故事的战略部署和促进两国友好关系的大局,应建立审核把关翻译质量的机制。

  内蒙古大学蒙古国研究中心讲师哈斯呼认为,应规范中蒙文学翻译,统一专业术语,提高译著质量,加强中蒙文学界定期互相交流。同时,注意译文传播途径,拓宽两国民众接触彼此文学的范围。

  内蒙古大学宣传部部长王烨辉希望中国蒙古国研究会发挥地缘优势、人文优势、人才优势,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咨政服务、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服务于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和外交工作大局,为促进中蒙两国友好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一带一路”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球互联互通进程,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重要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包胜利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成为改变人类历史发展走向的伟大实践,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也是破解内陆国家发展困境的金钥匙。大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学院)副院长胡明远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巩固、扩大中国与蒙古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对于维护中蒙边境安全,营造睦邻友好的和平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十周年新起点上,中蒙合作更需要写意的精工细雕。”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范丽君认为,中蒙合作需要就各自发展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综合评估和研究,找到促进彼此合作的抓手,找到合适、合理、科学的路径。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启颖提出,对外开放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内蒙古自治区可充分发挥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作用,找到内蒙古向北开放的精准着力点,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全域开放平台。辽宁大学东北亚经济圈研究院院长毕德利表示,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国内其他区域合作,打造联通内外、辐射周边、资源集聚集散、要素融汇融通的全域开放平台。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