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学发展迈向新时代
2023年11月06日 09: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6日第2766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译心

  作为一门新生的交叉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以下简称“非遗学”)发展中有一系列问题有待学界解答。在此背景下,10月23—24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联合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共同举办“新时代·新学科·新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国际学术论坛”,召集国内外非遗保护领域和理论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各抒崇论、集思广益,为非遗学夯实学科基础,为中国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建构系统科学的学术体系

  非遗是民间文化萃取的精华,是人类为未来选取的历史经典,是被各个国家、民族和全人类确认为必须永远传续的遗产,体现了人类的文化自觉和对文明的坚守。论坛开幕式上,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表示,作为21世纪世界人文领域崛起的一个充满学术活力的新学科,非遗学目前还不具有完备且成熟的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从本体、认识、价值、伦理等学理层面,到非遗的保护策略、方法、技术等工具层面,再到非遗人才培养的教育层面,以及非遗的传承传播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学界去穷究学理、层层深入。完善的非遗学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是建立非遗系统性保护的基石。

  非遗学要对现实负责,需要学界共同承担责任。冯骥才认为,这需要一代又一代非遗学学人长期、持久的科研和学术力量的投入,积极地思辨、讨论与交流,以及相关的机制建设。论坛开幕之际,首个以非遗学为主题的学术网站“非遗学网”也随之开通。

  作为建立在文化多样性理念之上的一种文化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一系列强制性的要求,搭建了人类社会多元文化大合唱的舞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安德明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具体的实践操作对象,而且成为一个有益于不同群体、民族和国家之间,有益于不同社会阶层和文化类型之间深度交流的全新框架。

  如何在我国传统中寻找和建立遗产体系,关系到我们是否有能力在当今世界舞台上确立承袭过去、面对现实和建构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文化和旅游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彭兆荣认为,当前我国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学科体系也未完全建立,当代遗产事业的典型特征是“有遗产,无体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应围绕遗存之道、遗存之相、遗存之技和遗存之法四个核心内容展开。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表示,非遗学的学科定位应建立在文化遗产学研究主体上,立足交叉学科属性,建构系统化的学科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新时代、融合新技术、研究新问题,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新需求。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高丙中表示,当前的首要问题在于应该将非遗学设定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还是设定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研究,二者的不同预设和路径将极大地左右非遗学的理论建设和方法选择,也将决定非遗学是一门研究民族民间文化的人文学科,还是一门综合运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的新文科。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乔晓光认为,目前的文化遗产新学科建设实际上仍处于学科分科时代的结构框架之中,迫切需要我们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创建非遗相关新学科。

  发掘实践经验价值

  2023年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Shahbaz Khan)表示,在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中国非遗学建立的学术研究领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非遗的价值与意义。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标志着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努力与承诺。自2004年加入该公约以来,我国非遗保护一直遵循其精神与旨向,创造了许多备受缔约国认可的中国模式与经验,受到国际社会的瞩目。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四级保护体系,建立了四级非遗代表作名录,认定了各类项目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时建立了国家文化遗产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非遗在社区”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在理念和实践模式上的重要创新。通过对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街道和朝阳区高碑店村“非遗在社区”项目的田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利慧发现,该模式具有关键性的“三在原则”:传承人长期工作在社区,非遗“活”在社区,社区长期参与保护过程。“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和乡村振兴”模式的有效性表明,只有充分尊重社区具有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才有可能真正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卢朗认为,刺绣语言是我国非遗苏绣技艺的核心内涵。新中国成立以来,苏绣发展始终坚持对自身语言的追求,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不懈探索,形成了这一时期的显性特征和代表性成就,这需要得以传承和大力发扬。

  日本通过反复修订《文化财保护法》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适应时代的发展值得借鉴。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无形文化遗产部部长石村智介绍,2021年该项法令的修订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注册非遗为民俗元素赋予品牌效应。

  当前,非遗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社会快速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之间取得平衡。马来西亚国家遗产局保护部负责人穆罕默德·曼苏尔·库索西表示,人们已经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驱动力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留和推广需要我们在社会框架内密切合作,努力将主流的保护措施纳入各级发展计划、政策和方案;需要更具创造性,以使年轻人对非遗产生更多兴趣。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