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清代釉上彩瓷器的文化故事
2023年11月03日 15: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3日第2765期 作者:郁永彬 张茂林

  清代是景德镇釉上彩瓷发展的鼎盛时期,从清初的五彩瓷,到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雍正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乃至清代中后期的浅绛彩瓷器,品类丰富、艺术表现力强,是景德镇乃至中国瓷器的杰出代表。釉上彩瓷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科技内涵,也是东西方文化与科技交流互鉴的见证。

  文化内涵

  五彩瓷器始于明代。康熙时期,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色浓而鲜艳,器物最为精美。其风格豪放粗犷,色彩瑰丽多姿,主要以红、黄、绿、蓝、紫、黑、金、褐等颜色为主。装饰手法多姿多彩,有白地五彩、蓝青地五彩、蓝地描金五彩、米地五彩、红地五彩、蓝地五彩、墨地五彩、哥釉五彩、锦地开光五彩以及区别于明代青花五彩的青花五彩等。康熙早期,胎体厚重,中晚期渐渐变薄。雍正时期,五彩瓷器淡雅柔和,多为精细的小件器物,纹饰趋于疏朗,笔画变得细腻,疏密结合恰到好处,并留有较大的空白。乾隆时期以降,单独的五彩瓷器比较少见,仅有官窑的龙凤碗和十二月令花卉杯。嘉庆、道光时期,略有少量官样器生产,像撇口式五彩龙凤碗、花卉杯,但存世量也比较少。同治、光绪时期民窑出现了仿康熙的五彩器,有的仿写明代各朝及康熙款、图记款,字迹很潦草。

  珐琅彩是仿当时铜胎画珐琅器皿的色彩与纹饰烧制的彩瓷,又称“瓷胎画珐琅器”。其由清宫造办处生产,创烧于康熙晚期,盛行于雍正和乾隆两朝,而后逐渐停烧。最初,康熙珐琅彩首先使用在宜兴紫砂胎上彩饰,之后又用于素烧过的白瓷胎上进行各种花卉图案彩饰,虽增强纹饰的立体感,但仍粗糙。到雍正时期,制作更趋精致,瓷胎洁白,薄如蛋壳,彩绘精致,一般称为“古月轩”。乾隆时期,盛行厚胎珐琅彩瓷器,以料彩为地,其上再绘各种花卉。画面题材在雍正珐琅彩瓷的基础上更加丰富,除以山水、花卉和人物为题材外,还仿制了不少有西洋画意的瓷器。

  粉彩始于康熙,盛于雍正。其温度较低,又有“软彩”之称。康熙粉彩制作较粗,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胭脂红,其他色彩仍采用五彩的制作。到了雍正朝,粉彩无论在造型、胎釉和绘画技巧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绘彩技法上,粉彩运用了“渲染法”。其在原先绘成的图案轮廓内,先填上一层玻璃白,由于它不透明,需空出所画笔痕,再以色彩进行渲染,使花卉和衣着上有浓淡明暗之感。雍正粉彩已成为当时上层社会的日常生活用瓷,盘碗类器物最多,还有杯、碟、罐、变形的棒槌瓶、六角瓶、灯笼瓶、笔筒等。图案以花蝶最多,牡丹、月季、海棠、四季花普遍,人物故事图也比较多。到了乾隆时期,粉彩成为了彩瓷主流,官窑和民窑均大量烧造。乾隆粉彩的制作往往集压印、剔划、绘画、开光、色釉、镂空、堆塑、描金等多种装饰技法集于一件器物上。器物的用途,除日用的碗、盘、杯、碟和各式瓶之外,文房用具、陈设件和饰件特别多。

  浅绛彩是晚清时期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新彩瓷。其将传统中国画中的“浅绛”技法和彩种(以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为主渲染而成)应用于瓷器的绘画装饰工艺。常见的浅绛彩瓷器以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题材入画,将中国书画艺术的“三绝”——诗、书、画在瓷器上表现,文人格调鲜明,不似传统粉彩呆板。浅绛彩与晚清粉彩运用的原材料大致相同,但操作技巧及原料的配比有些不同,主要体现在“线”与 “填色”上。浅绛彩采用珠明料并直接加入一定量的“雪白”,一种透明的能够增加色料亮度和对“珠明料”起到固定作用的含铅质料,故“珠明料”中含有“雪白”,作品完工后不必再用“雪白”料覆盖,便能烧成。

  科技内涵

  20世纪80年代以前,鲜见关于明清釉上彩配方与制作工艺的系统研究。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等单位对清代釉上彩颜料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但相对来说不够系统。1980年,张福康等率先对古代釉上彩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认为釉上彩是在古代低温色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着色元素相同,其是在低温色釉的基础上增加了氧化钾,属于PbO-SiO2-K2O三元体系。该研究还指出康熙末年从西方引入的珐琅彩色料中使用硼和铅作为主要熔剂,其黄彩和红彩的着色元素分别是锑和金;紫彩的主要着色元素为锰、钴和金,另外还指出多数珐琅彩料中均含有砷。2009年,苗建民等对故宫博物院藏康熙、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进行比较分析,也指出珐琅红彩着色元素是金,绿彩的主要着色元素是铜,另外还含有锡;而珐琅黄彩的着色元素则有所不同,拉曼分析结果表明康熙时期珐琅彩的黄色彩料为含铅、锑、锡的复合铅锡锑黄,是这一时期珐琅彩料特有的品种,而雍正时期的珐琅彩黄色彩料为铅锡黄,与康熙时期有所不同。该研究虽然未能对珐琅彩釉中普遍存在的硼元素进行分析,但对深入了解珐琅彩瓷的原料配方和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康熙时期所使用的珐琅料主要依赖进口,颜色品种较少,到了雍正时期能够在宫中自制珐琅料,促使珐琅彩瓷的生产取得较快发展,颜色品种也逐渐增多。

  2014年,贾翠等通过分析进一步指出珐琅彩中的黑彩含有硼元素且含量较高,黄彩中没有硼元素,这与张福康关于珐琅料的描述基本吻合,同时还指出珐琅彩瓷上的彩料除白色彩料外均为低温铅釉,其中黑彩由钴、铁、锰着色,红彩由金着色,绿彩由铜着色,且存在含锡和不含锡的两种绿彩;黄色彩料的着色成分为锡和锑。该研究还指出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并借鉴其制作工艺创造和发展而成,认为其始于康熙,盛行于雍正,并取代康熙五彩,成为釉上彩的主流。

  2018年,叶正隆等分析指出,粉彩颜料中红、黄彩的着色元素是铁而不是金、锡和锑等,蓝彩主要是钴与铜,绿彩主要是铜,紫彩中未发现明显特征的着色元素,推测是由红彩与蓝、绿彩调配而成。该研究还认为,乾隆之后、民国之前的粉彩瓷生产主要以仿制前朝为主,民国时期的粉彩瓷引入国外进口原料,致使其颜料配方发生了一定改变。2015年,吴隽等分析了景德镇不同时期彩绘瓷器彩绘料的元素组成和物相组成,指出景德镇古代红绿彩、五彩和粉彩等标本上的深红釉上彩料为铁着色,黄彩为铅锡着色,康熙时期的胭脂红彩料由含量不到0.1%的金着色,绿料为二价铜离子着色。该研究还指出,景德镇元、明、清代釉上彩绘瓷若干典型彩绘颜料的组成配方、发展演变规律和呈色机制,对于保护、再现及鉴定景德镇古代釉上彩瓷器具有重要意义。

  东西方交流互鉴

  康熙时期,景德镇陶工在继承明嘉靖、万历五彩瓷器工艺的基础上,发明了釉上蓝彩、丰富了金彩等色料,在构图上吸收当时版画和文人画的风格,形成了著名的“康熙五彩”,反映了康熙盛世气象和当时不同阶层的审美意趣。到了康熙晚期,利用外国进口颜料施在景德镇制作的白瓷胎上,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焙烧出珐琅彩瓷。不久试制出了部分国产珐琅彩料,进一步推动了珐琅彩瓷的发展。受到珐琅彩的影响,陶工把含砷元素的白信石掺入铅熔块、玻璃粉中,制成“玻璃白”颜料,并把“玻璃白”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其他色料中,形成一系列深浅浓淡的“粉化”色调,绘制在瓷器上,形成了淡雅柔丽的粉彩装饰。粉彩装饰以“玻璃白”打底,用中国画的渲染技法,突出阴阳浓淡效果,与传统五彩装饰的刚健粗犷画风迥异。清咸丰之后,景德镇创烧了浅绛彩的新品种,即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颜料在白瓷上绘出花纹,再染以淡赭、水绿、草绿等色料,低温烧成,其效果与浅绛彩画相近,故称为“浅绛彩”。

  釉上彩瓷是我国清代外销瓷的重要品种。在明清过渡期之后,景德镇瓷业恢复,即已取得了“伊万里”图样的订单,重新占领了欧洲市场。根据相关学者研究,明万历三十年至清康熙二十一年(1602—1682),通过荷兰商船贩运的中国瓷器达到1010万件。瑞典东印度公司1731—1813年共进行过132次远东航行,运输瓷器约3000万件。另外还有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同样开展了大量对华瓷器贸易。在外销瓷中,除了青花瓷外,釉上彩瓷是最为重要的品种之一;有中国风格的人物、动物、山水、花草等纹样,也有按照欧洲贵族喜好、要求定制的纹样,有西洋人物、花卉、田园风景、贵族生活、神话传说等,其中最著名的是纹章瓷。

  在产品传播的带动下,中国相关制瓷技术也逐渐传播、影响到世界各地,同时在文化和艺术等方面也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龙泉窑青瓷、景德镇青花、五彩瓷器生产技术已传至日本、越南、泰国、波斯等地区。如泰国从来样加工变为采购白胎自己施彩加工的“宾乍隆”(BENCHARONG)瓷器以及“乃南通”(LAI NAM THONG)瓷器。在欧洲,1710年德国东部德累斯顿附近的梅森瓷器厂成为第一个生产接近东方瓷器的欧洲工厂。1712年,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将景德镇的制瓷工艺记录下来,连同制瓷原料寄回了欧洲,信件被刊发出来,中国瓷器的秘密被公之于世,欧洲掀起了寻找高岭土等制瓷原料、仿烧中国瓷器的热潮。仿制东方瓷器的工厂越来越多,例如法国巴黎的圣克卢瓷器厂,意大利佛罗伦萨多西亚瓷器厂,英国伦敦鲍氏瓷器厂、伍斯特瓷器厂、切尔西瓷器厂,荷兰代尔夫特瓷器厂等。中国瓷器的输入深深影响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审美等,如釉上彩瓷精致华丽的艺术风格孕育了浪漫的“洛可可”艺术思潮,进而影响了近代欧洲绘画、建筑、工艺美术等诸多领域。

  世界陶瓷文化和技术的交流是双向的。清代釉上彩瓷的发展,既传承了本土技术和文化元素,也深受“陶瓷之路”瓷器外销以及进口国外原料的影响。如前所述,进口颜料促使了中国珐琅彩瓷的出现。在清宫的努力下,珐琅彩技术和原料被推广到景德镇地区窑场,诞生了粉彩瓷器,最终完成了技术、原料从引进到消化、再到本土化的全部进程。另外,大量西方风格瓷器的定制,使得中国瓷器的装饰主题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出现了外国文字、园林、西洋风景画等;造型也常见适应西方生活需求的品类。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总体来说,目前学界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语境下对釉上彩的分析研究还不够充分,还有待于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进一步明晰景德镇清代釉上彩瓷的颜料、彩绘技法、风格等发展演变的规律,探明景德镇清代釉上彩装饰演变过程中西方原料、技术的影响因素,服务于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助力景德镇对外文化交流,讲好中国陶瓷故事。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陶瓷之路’视域下景德镇清代釉上彩瓷综合研究”(22VJXG025)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中心、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