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热小说《波希米亚的生活情景》西班牙语版 资料图片
今年是法国作家亨利·米尔热(Henri Murger,1822—1861)诞辰200周年。米尔热能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由于他的小说《波希米亚的生活情景》(1851)的巨大影响。波希米亚一词原指捷克西部地区,那里大多是吉卜赛人,过着以歌舞和占卜为生的流浪生活,因此波希米亚也指在性格和生活方面放荡不羁的人。
波希米亚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时有不少流浪的行吟歌手,为人们演唱口头流传或自编自演的歌谣,其中有一部分是盲人,荷马是其中最卓越的代表。行吟诗人在中世纪非常普遍,直到文艺复兴初期还在巴黎出现。除了诗人之外,后来的喜剧作家莫里哀和启蒙思想家卢梭等,也由于各种原因一度被迫流浪。因此从荷马到卢梭,他们都可以视为波希米亚的先驱。
19世纪浪漫派作家的小说里出现了吉卜赛人的形象,最著名的有雨果《巴黎圣母院》里的爱斯梅拉达,梅里美的小说《嘉尔曼》的女主人公,也就是后来歌剧里的卡门。这些美丽动人、渴望自由的吉卜赛女郎形象,显示了波希米亚对巴黎文化生活的影响。
巴黎拉丁区形成的波希米亚是浪漫派的一个分支,是贫穷的知识分子、生活放荡不羁的作家和艺术家的总称,其中包括波德莱尔和魏尔兰等后来举世闻名的诗人。他们继承了行吟诗人的传统,又有巴黎文人玩世不恭的特色,是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波希米亚,是全世界波希米亚的鼻祖,而一部反映波希米亚的杰作也应运而生,这就是米尔热的《波希米亚的生活情景》。
巴黎的拉丁区是造就名人的摇篮。许多初出茅庐的穷文人希望有朝一日出人头地,都在咖啡馆里结识伙伴,以便进入巴黎文艺界。米尔热出身贫寒,从外省来到巴黎。他一心从事写作,得到了他的老师——《国际歌》作者鲍狄埃的鼓励。他在莫米斯咖啡馆里结识了波德莱尔等身无分文的青年艺术家,就以这些文人为人物原型,在《海盗》杂志上连载小说《波希米亚的生活情景》,于1851年结集出版后受到热烈的欢迎。
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哲学家科里纳、画家马塞尔、音乐家肖纳尔和诗人鲁道尔夫,他们成立了波希米亚俱乐部,经常举行艺术活动,由于形影不离而被称为“四剑客”。他们的生活极为贫困,只能出入于肮脏的阁楼和下等的咖啡馆,常常因为无钱而勒紧裤带,他们合用一套出门的衣服,聚会时觉得寒冷就用椅子烧火取暖。然而他们认为节俭只适用于富人,资产者都是容易上当受骗的傻瓜。他们要与资产者反其道而行之,视金钱如粪土,所以谁能设法骗到一些钱就抢着请客,一旦奇迹般地有了500法郎就在短短几天内挥霍一空。
米尔热用幽默来掩盖艺术家们的尴尬处境。例如马塞尔赴宴没有外套,就把一个来画像的顾客的外套暂时穿走;因为缺乏举办活动的经费,他们就翻箱倒柜,碰巧发现了一枚古钱币;他们请客吃饭时往往无钱付账,但是每到难堪的时刻,总会碰上好运而摆脱困境。这类趣事虽然看起来非常滑稽,其实却是在掩饰令人伤感的现实。米尔热笔下的波希米亚,事业微不足道,生活每况愈下,给人以一种失败之感。如果他们最后事业有成,或是继承遗产后生活富裕,他们就不再是波希米亚了。
波希米亚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有些人放弃优越的家庭生活,高傲地死于贫穷和疾病;有些人空怀崇高的艺术理想,因无法施展才华而抱憾终身。少数人成功之后平步青云,多数人则永远默默无闻;有的人知难而退,也有的自欺欺人。但真正的波希米亚都富有耐心和勇气,他们在贫穷时节制饮食,经常像狄德罗笔下拉摩的侄儿那样出去混口饭吃,但有了钱就花天酒地,而在繁华之后又能复归清贫。他们无所不知,无处不在,到处都能碰到朋友和债主。他们敢于迎接挑战,面对和解决任何难题,在受到社会的排斥甚至侮辱时永远保持自信。米尔热这种既滑稽动人又充满诗意幽默的风格,为这种痛苦的背景涂上了一层快乐的色彩。
《波希米亚的生活情景》后来被改编成歌剧,巴黎拉丁区因此名声大噪。到20世纪,拉丁区的黑猫咖啡馆、火枪手咖啡馆等等,由于成了文人和艺术家的聚会场所,或者萨特等作家的写作之地而举世闻名。与此同时,波希米亚也受到广泛的议论和不同的评价:保守者批评其玩世不恭的态度,年轻人却赞扬它反传统的自由精神。
从原则上来说,只要有文人存在,波希米亚就不会彻底消亡。不过随着它在世界各地的蔓延,它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地演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知识分子纷纷奔赴战场去实现他们的光荣与梦想,波希米亚也随之消失。但是在大战以后,从20世纪20年代法国的达达派到60年代西方的嬉皮士,仍然回响着波希米亚的余音。
时至今日,资产者追逐财富的理想和波希米亚崇尚的自由精神已经融为一体,因此今日的波希米亚就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小资情调。在时装界甚至整个时尚界形成的波希米亚风格,从服装到首饰,都在总体上自由豪放,在细节上精益求精,用大红大紫的浓烈色彩和特立独行的繁复设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早已超越了捷克地区而走向了整个世界。
(作者系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