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非人文共同体 夯实中非友好民意基础
2021年03月11日 09: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11日第2123期 作者:王珩 王丽君

  “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文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大倡议,非洲是中国外交“基础中的基础”,中非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人文共同体是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前提、文化基础和文明纽带,是由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创新实践中的中外人文交流发展而来,人文与政治、经贸三足鼎立,成为我国对外关系发展的三大支柱。作为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文共同体是夯实中外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有力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构建中非人文共同体对于中非合作具有基础性战略意义。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贸易交往、产能合作不断推进,人文交流日趋频繁。2013年3月,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首访非洲,首次提出“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为新时期中非关系指明了方向。“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为中非人文交流赋予新动能。2017年建立的中国—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对加强中南关系、深化中非合作、推动南南合作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开创了中非人文交流的新时代。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非人文交流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时刻,要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构建“思想共通、知识共享、文化共兴”的中非人文共同体是当务之急。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几对重要关系。

  第一,明确定位,在战略定位上处理好“软”与“硬”的关系。以文明互鉴为核心的人文共同体是服务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形象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说服力和感召力。非洲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石,中非人文共同体是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提高对中非人文共同体重要性与意义的认识。从战略高度提出一套系统的中非人文交流理念、目标、框架体系、行动方案,进行长远规划和精准对接,建构完备有效的中非人文交流体系和格局,以更好推进中非人文交流与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次要强化顶层设计。坚持以人为本、平等互鉴、开放包容、机制示范、多方参与、以我为主、改革创新等原则,深化协同创新,统筹各类资源,创新外交布局,拓展合作领域和交流主体,落实“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外交“人民性”。再次要加大投入。长期以来,中国对非合作更多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等“硬”的、看得见的、见效快的领域,对“软”的、看不见的、建设周期长的人文交流领域关注甚少。其实,软实力更需要“软”建设,现阶段中非合作已进入新时代,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较高水平,理应反哺人文交流,要加大对思想、文化合作与交流的支持和投入力度。

  第二,点面结合,在外交布局上处理好国别与区域之间的关系。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中非人文共同体,应使机制化路径更成熟、合作领域更广泛、交流主体更多元、互学互鉴更深入。首先,要继续发挥首脑外交、政府外交优势,在中国—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机制化路径,经缜密论证后可与条件相对较为成熟的组织,如非洲联盟或其他非洲国家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其次,非洲地区组织作为地区一体化领导者的地位日益凸显,其发展的举措越来越具体和务实,发展的阶段和目标越来越明确,开放性也逐渐增强。中方应重视与非盟、东非共同体等次区域组织的合作,积极为其提供人文公共产品,以点带面,推动非洲整体活力提升。再次,非洲有54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其他中外人文交流的方式不能简单照搬到中非之间,发端于传统发达国家间的关系或者传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公共外交”“文化外交”等理论与实践也不能简单套用于中非人文交流。中非人文交流实践应在新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背景下不断创新发展,基于中国与非洲不同的国家特性、文化特性和双边多边关系特性去构建和发展具体的路径与内容,促使不同群体文化实现互动交流,不断形成新的文化身份特征,双向构建中非人文交流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第三,与时俱进,在交流领域上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非人文交流的历史久远、积淀深厚,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非人文交流日益兴盛,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文交流之路,有很多值得总结提升和继承发扬的经验。政党互访、科研合作、学术研讨、文化展览、才艺演出、旅游投资、媒体外交、体育赛事等路径的实践有序推动了人文交流领域的不断拓展。下一步,加强中非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地方交流等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还要推陈出新,在智库、媒体、旅游、影视、医卫等新兴领域开拓创新,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合作网络,打造新的增长点。双方应根据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要求,持续推进中非文化交流,共同倡导不同文明间开展平等对话、互鉴交融,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为构建中非人文共同体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要以网络为沟通桥梁,加快发展线上合作、“云”端交流、智媒融合。一是推进中非教育新型模式开发,打造在线课程,支持远程教育,深化职业教育;二是落实政府间文化协定执行计划,通过友好城市等渠道打造中非城市间文化交流合作机制;三是支持中非文化艺术团组参与对方举办的国际艺术节,扩大中非文化艺术的国际认知度;四是支持非洲创意经济发展,探索中非文化产业合作;五是鼓励和支持中非开展思想对话和沟通,增进中非媒体智库融合,合力应对西方干扰,主动发声,讲好“真实亲诚”的中非合作故事。

  第四,官民并举,在行动主体上处理好官方与民间的关系。随着中非合作的日益深入,双方应使参与其中的交流主体更加多元,要健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体制机制,真正做到外交为民、全民参与,使中非合作成果惠及广大中非人民。要搭建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再到其他参与主体的相对较为系统的中国对非公共外交机构框架,使现有对非公共外交机制更完善。发挥好青年、华侨华人、企业等重要作用,把政治互信工作做到年轻一代,增进双方青年组织和广大青年在社会发展、文化体育、志愿服务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发挥华侨华人的作用,打造一支“民间外交官”队伍,使其成为“中国故事”的宣介者、“一带一路”的开拓者、文明互鉴的推动者。推动企业履行责任,立足中非、着眼长远、把握机遇、积极创新,扛起应担的社会责任,在经济合作中做中非友好的连接纽带。要协同推进区域国别研究,为中非加强战略对接、打造更高水平的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应多建言献策,培养“非洲的中国通”与“中国的非洲通”人才梯队,为中非合作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聘请国外学者,培育外籍学者传播队伍,吸纳海外智库专家、汉学家等优秀人才,通过“以外传外、以非传非”的创新探索和特色做法,打造新的国际传播模式。

  中非合作之舟的行稳致远离不开人文共同体的保驾护航。新时代中非人文共同体将继续秉承“真实亲诚”的理念,遵循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计划指引,共同探索互利合作新模式,为中非关系可持续发展厚植民意基础,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本文系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课题“中国对非话语传播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ZC30402091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