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新加坡两国地理相近、文化相通,在开展经贸人文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加坡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作为东盟的创始国之一,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加坡也希望能搭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列车,中新两国经济合作大有潜力。
携手对抗疫情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类命运与共的重要性、紧迫性。病毒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只有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战而胜之。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明,习近平主席提到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正确性。2020年7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通电话时对李显龙领导的人民行动党再次在新加坡大选中获胜表示祝贺,同时表示中方将继续给予新方坚定支持,希望新加坡早日战胜疫情,恢复经济社会活力。
疫情发生以来,中新两国政府和各界互施援手,守望相助。在疫情发生初期,为了帮助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新加坡在2020年2月立刻向中国提供了2万个病毒测试的检测试剂盒,此外还包括护目镜、N95口罩、医疗洗手液等超过2吨的医疗装备和物资。新加坡红十字会、中华总商会等民间机构还积极捐款捐物,向中国提供了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的物资。新加坡疫情发生以后,中国政府、中国红十字会向新加坡捐赠了50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10万只KN95口罩和2万只N95口罩,既是中国在物质上对新加坡抗疫的支持,也代表了中国对新加坡早日战胜疫情的良好祝愿。
疫情稳定之后,两国率先建立必要人员往来“快捷通道”,合力推动地区供应链产业链畅通。抗疫合作成为中新关系新亮点,再次体现了两国关系的前瞻性、战略性、示范性,也为中新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增添了重要内涵。通过加强抗疫合作,在确保在本国的对方国家公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快捷通道”的开通为两国复工复产提速,助力两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新双方还同意将共同对抗疫情与开展公共卫生合作,纳入中新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的议程。在新冠疾病治疗、疫苗研发和药物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中新两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支持国际社会团结抗疫,支持世卫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双方为快速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恢复区域经济活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共建“一带一路” 全面提升双边经济合作
一直以来,新加坡对“一带一路”倡议给予坚定支持。新加坡不仅是最早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之一,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国家,并深入参与其中。至2020年,中国已经连续6年成为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新加坡也连续蝉联中国最大外资来源国的地位。2020年一季度,东盟首次取代欧盟,成为中国出口第一的目的地,而新加坡正是东盟最重要的贸易枢纽。
新加坡经济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绝大部分食品等生活必需品都依赖进口,疫情对新加坡经济和民众的生活影响甚大。根据新加坡政府预计,2020年新加坡GDP可能萎缩5%—7%,过去两到三年的增长都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被抹去。如果疫情持续下去,那么对新加坡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将难以估计。中新共同合作应对疫情,在经济合作方面将面临着重要的契机。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得新加坡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目的地。中国对新加坡的投资从2007年的3.98亿美元到2018年的35.5亿美元,12年间直接投资额增长了8.92倍。新加坡积极回应和对接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把握了两国经济联系的重要机遇,并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之一。陆海新通道成功缓解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成为连接东南亚和中国西部地区的贸易新通道,加强了双边贸易路线和供应链的韧性,促进了食品、医疗物资等必需品的平稳流动,从而为抗击疫情稳步推进复工复产,促进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虽然是新加坡第一大贸易伙伴,但是对新加坡的投资却有很大的上升空间。2018年中国对新加坡的投资额只有35.5亿美元,而美国对新加坡的投资额为2188亿美元,美国对新加坡的投资额超过新加坡利用外资总额的20%,中国则不到4%。同样,2018年新加坡对美国的投资为192亿美元,对中国的投资为52.1亿美元。在累计投资方面,美国对新加坡已经累计投资超过20000亿美元,中国对新加坡的投资则是近10年才有起色,累计不过400亿美元,与美国仍有不小的差距。伴随着中新两国经济合作的深入,中新在双边投资方面仍有较大的潜力可挖。
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国将继续扩大改革开放,改善营商环境。中国将继续与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广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提升“陆海新通道”功能。中国将为新加坡企业来华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市场便利,也将与新加坡一道共同维护自由开放贸易,确保地区供应链产业链畅通,积极开展第三方经济合作。
中国开启发展新征程 中新合作面临新的机遇
过去30多年,中新经济合作与时俱进、全面发展。新加坡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深度参与到中国经济的建设,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重庆战略互联互通项目以及广州知识城都取得成功,成为中新经济合作的样板工程,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共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为中国2035年的发展设定了远景目标。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此新加坡各界也给予了高度关注。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以及贸工部长陈振声都认为中新经济合作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王瑞杰肯定中国“双循环”经济策略将为双边合作带来新契机。他还提出新加坡作为区域贸易、金融和物流枢纽,可通过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地之间的货物、金融和投资往来以及伙伴关系,成为中国“外循环”策略中的关键合作伙伴。此外,新加坡也将继续与中国携手搭桥牵线,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联系。
当下世界经济面临从疫情中恢复的长周期,在此期间,中国开启了进一步推动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步伐,推动国内市场扩容,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大的市场和发展机会。面对疫情后快速恢复经济的要求,中新两国面临着新的合作机遇,未来可以进一步在以下方面加强合作。
一是在地方经济合作方面,中新地方合作将在未来两国发展战略对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是中新地方合作仍热情不减。中新在积极推动深圳与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中新广州知识城项目建设的同时,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带动科技创新、产业孵化、人才培养,支持两国共同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在2020年12月召开的中新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JCBC)上,中国欢迎新加坡继续参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探讨京津冀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合作。
二是在商务人文交流方面,两国仍有广阔发展空间。2019年,中国赴新加坡旅游人数达117万人次,占新加坡外来游客的11%。目前,在新加坡有大约8万名中国留学生,在新加坡在校国外留学生总数中占比居前列。在美、澳、英等西方国家收紧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后,新加坡将是中国留学生主要目标之一。新加坡学生到中国留学也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随着中国教育市场的开放和高校排名的上升,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加坡学生到中国留学和就业。近年来,随着中新经贸合作的加快,双方商务人员交流频繁。相信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步平息,中新两国的商务往来还会有较大的发展。
三是在智慧城市、跨境电子商务、5G网络、生物医药科技等多领域开展合作。中新两国都制定了本国的科技发展规划,在一些关键的科技领域可以实现对接。比如,在新冠疫苗研发和新冠肺炎的治疗方面,中新双方已经进行了深度的合作,成果显著。疫情催生和提升了生活服务数字化、网络教育、人工智能、5G网络应用等许多新业态,带动了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将成为中新两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中新在有关领域互有优势,可以积极探讨合作,并在新业态与传统产业融合、新模式推广等方面创新合作。
总而言之,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新关系越来越成熟,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两国高层交往密切,同时也有中新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JCBC)定期会晤机制,在地方上也建立了理事会合作机制。虽然因为疫情,中新双方人员互访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是中新关系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眼“后疫情时代”发展机遇,将中新经济合作关系提高到全新的发展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