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观念是在中华大地形成的一种社会性价值观念,在现实中,“帝王宗庙”和“民间宗祠”是“宗族”的两个重要载体。特别是“民间宗祠”,像一种乡愁记忆的烙印生成,更像加盖在中华大地乡土村落的“民间印章”,给了学术研究一个丰富而美好的探究向度。
宗祠流变:由家国同构看社会功能。追溯宗庙与宗祠,可至原始社会晚期。《古今图书集成·宗庙祭奠》中记载:“帝喾高辛氏始立宗庙”“帝尧作七庙以享先祖”“帝舜立七庙”“夏制因唐虞立五庙”“殷制七庙”等。
周代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政治基础上,建立了以宗庙为核心的礼制制度,周礼礼制规定:天子立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七。士以上也可以设家庙,后代的品官亦大多建有家庙,这也是中国祠堂诞生的标志。汉代祠堂通常建在坟墓旁,于是有了墓祠。经历唐代家庙礼制的形成,宋代祭祀祖先的场所称为“家祠”,“国有宗庙,家有宗祠,所以崇报享,而齐众志也”。随着程朱理学的兴起和发展,祠堂作为尊祖、敬宗、收族的场所,承担了社会教化的功能。朱熹撰写的《家礼》论述了祠堂的建制和祭祀的礼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家庙制度。
帝王宗庙因备受瞩目而传承有序,民间宗祠虽然没有卷帙浩繁的典籍援引为证,但同样有着丰富而广博的民间基础和情感纽带。这种“处江湖之远”又无处不在的民间宗祠,见证、维系着以家族为主要社会构成的传统文化和乡村文明。
以农耕文明为主的漫长的中国社会,在家国同构的前提下探究宗祠文化,首先要了解中国社会的特殊宗族文化。宗族是地缘和血缘关系及同宗同族的社会单位,宗祠是血缘崇拜、宗族凝聚、宗族文化的中心,也是构成乡愁的重要符号。宗祠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承担着昭祖念先、启蒙告诫、道德教化以及宗族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体现了宗祠营建者及使用者对道德观的自觉追求。
在历史潮流和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在乡土中国与城市中国的行进过程中,民间宗祠以乡土和乡村作为灵魂栖息地。而对崇尚“落叶归根”的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来说,民间宗祠在故乡与异乡、乡土与城市、海内与海外之间同样构成了强大的心灵共鸣场。
宗祠考察:由建筑空间看文化叙事。相对于帝王宗庙和富庶乡绅,晋陕豫地区的民间宗祠同样既有对庙堂的效仿,也有对江湖的兼容,同时也生发了对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的多样性解读。
这一地区民间宗祠大多为三进两院式祠堂。空间布局以围合院落为主,形成了内部开放、外部隔绝的典型空间模式。建筑中轴线清晰,轴线上的布局依次为大门、享堂、正殿,大门到享堂、享堂到正殿都属于过渡空间。建造宗祠时必须遵守中轴对称的布局和结构,主楼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厢房、廊等布列两侧,左右对称。从建筑的第一道大门到祭拜祖先的中堂,再到放置祖先灵位的寝堂,由低到高建造,营造出循序渐进的空间变化节奏。
建筑布局风追宏阔,建筑装饰更著繁茂。装饰可分为文饰与图饰,文饰部分体现为匾额、楹联书法所体现的教化功能。匾额在宗祠建筑所有的表达语言中最为直接,也是点睛之处。例如,山西运城万荣县闫景村李家宗祠拜殿及寝殿的匾额叙事,从进山门看到献殿的“昭祖念先”“万善同归”再到寝殿“螽斯衍庆”,从继承先祖功绩到万善归德再到子孙后代繁衍生息,显示了一个宗祠文化的叙事逻辑。楹联看似简单,实则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现实陈述。山西晋中常家北祠堂寝殿山墙砖雕篆书对联“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钟福裕后,天不言而应自爽,恭谦克俭敏于行,人世间第一品格,还是尽孝”“春祀秋尝,遵万古圣贤礼乐,偷色婉容,孝无形而顺有迹,仁爱忠恕抒于心,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正是“君子无物而不在礼矣”的体现。可见祠堂建筑规划时对“礼”及“孝”的遵循与广泛运用,并贯穿于宗祠营建的全过程,使人们体验到宗祠空间循序渐进教化的空间叙事关系。
图饰体现为木雕、砖雕、壁画彩绘,木雕的精工与精美彰显家族的繁荣兴盛。如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周河乡合龙村韩老屋村韩氏新祠,山门内砖雕影壁五福捧寿,五只形态不同的蝙蝠围绕着寿字构成,寓意多福多寿,五福为:一福、二寿、三康宁、四好德、五善终。好德才可以善终,教育后人以德行善,共同传递探本溯源、敬祖睦宗的家族情感。
宗祠保护:由乡愁符号看乡村振兴。黄河中游晋陕豫地区可谓“大河之上,中国之中”,是仰韶文化、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历史上名门望族数不胜数,辉煌的历史至今延续着强劲的脉动,也注定在这里留下鲜活的篇章。
这里的民间宗祠经历了长期的时代变迁,许多宗祠建筑被破坏,文化受到冲击。通过对7省3155座民间宗祠进行田野调查,发现其整体保护情况并不乐观,近三分之一民间宗祠已经倒塌。目前,80多岁的乡贤老人对已毁宗祠仍保留着一些空间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记忆也将消失殆尽。
从田园到都市,从乡土中国到城市中国,从乡村振兴到民族复兴,每一座宗祠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历经风雨至今尚存的每一处宗祠都弥足珍贵,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这一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重要场所。
“祠堂,是大地上鲜活的遗存,是正宗的中国国粹,是一方方最独特的‘中国印’……祠堂是存放我们乡愁的陈列馆,是安放我们灵魂的栖息地。”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家族制度始终交织于具有田园风味的生活观念和理想中,这种具有田园之情的生活观念、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以及趋福避祸的生活方式,诠释了中国人的幸福。面对如今繁华忙碌的城市生活,对田园和家园的回望与回归,更是一种“中国乡愁”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乡愁何以最中国?不仅仅是绿水青山、自然风光的绿色生态的改善与复归,更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乡土、乡情、乡风,民意、民心、民俗的一种传承与构建。在宗祠里,我们能够找寻对“家”和“族”的情感依托,而正是这一心路历程的旅行,使得由“家”“族”到“国”的情怀得以升华与传承。可以说,民间宗祠里的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动之章、诗意之章。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晋陕豫地区民间宗祠的空间记忆与文化传承研究”负责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