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赋予了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用了一章(第十章)来对此做出指引,并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3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植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历史的沃土之中。例如,两千多年前,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中主张遵循自然法则的“无为”思想。道家学派认为,自然法则是支配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根据道家思想,两种相反的力量不断进行斗争而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整体、一种统一,即阴与阳。中国古代另外两大思想流派儒家和佛家,也以不同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重要性。尊重并保护自然是中华民族坚守了几千年的原则。
在人与自然间寻求平衡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成为引领中国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起初,人类服从于自然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力的依赖逐渐减少,而有能力对自然进行重大改造以满足自身需要。然而,人类砍伐森林和污染空气、水、土壤等行为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干扰。进入工业化时代后,人类对自然界的平衡造成了负面影响及“回旋镖效应”,导致人类健康问题、动植物物种灭绝、洪水等危机的出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与自然界既是对立的斗争力量,又具有统一性。因此,人类伤害自然,就是在伤害自己,如不加以遏制,最终可能导致人类作为一种物种的灭绝。换言之,人类不是自然界的统治者,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需要尊重、维护和遵守自然规律。由于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中国式现代化追求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致力于在广阔的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避免让其他一些国家曾犯过的错误重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生态上的挑战,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始终是中国坚持贯彻的理念。例如,中国确立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及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数十年来,中国通过制定政策措施、采取具体行动、组织或参与关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倡议等方式,以实际行动证明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绿色发展获得了新的巨大、有决定性意义的推动力,绿色发展事业迈上新台阶,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承诺坚定目标明确
生态系统的退化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大风险,正如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的那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更好平衡付出了巨大努力,注重创造更加均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更加明确地表明了态度,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
中国彰显了让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驱动力的坚定决心,并做出有力的承诺,提出明确的目标。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性。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坚定承诺在习近平主席此后的多次讲话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中国发布的其他重要文件(如《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中都得到了重申。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中国确定了三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分别是2025年、2030年和2060年,以实现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所占比例、提高森林覆盖率等目标。此外,在2021年9月21日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向世界作出郑重承诺,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上述承诺和目标是富于雄心壮志的,但中国长期以来已经采取的切实行动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表明,中国绝不只是“说得好听”,而是“做得漂亮”,能够说到做到、践行诺言。
通过习近平主席的历次重要讲话和中国近期发布的重要文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中国推出了新的环境政策、许多经济部门正在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民众踊跃实践生态友好型生活方式、中国在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上支持国际合作并积极组织和参与国际倡议等信息。透过这些举措,中国向世界表明,其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推进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等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与各国之间的团结协作,携手应对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
行动具体成效显著
近十年来,中国不断制定完善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措施,强化其贯彻落实和监督管理。中国全面加强了党和国家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共机构、经济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整体沟通协调,确保防治污染、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等工作落到实处。此外,中国还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提升公众对绿色发展的认识,增强公众参与。通过政府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鼓励各产业领域和广大企业充分利用创新、技术改造和可再生能源等促进生态转型,并通过限制性政策,对高污染、过度开发资源和过度消耗能源等方面的违法行为进行更严厉的惩治。中国更严格地控制化石燃料消耗,扎实推进风能、光伏、水电、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建设,并加大了对绿色和可持续能源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与此同时,中国持续发展公共交通和铁路网络,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网络,并有力支持电动汽车等绿色交通工具的生产和消费。
这些行动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推进绿色发展方面的优越性。由于中国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全面性、整体性,切实保障了人民利益而非资本利益优先。相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力量往往被用于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利润最大化(尽管在发达国家,资本可能会给自己披上一层“绿色资本主义”的伪装),加剧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不利于当代及后代人的福祉。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为本,不以“资本为本”。正因如此,中国才能不懈地付出努力,并有足够的能力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落实重大行动、将政策决策走深走实,且有着相当高水平的执行效能。绿色发展就是能显著体现这种优势的一个重要领域。
中国在努力实现“双碳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成绩斐然。例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投入使得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中国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较2021年提高1.7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当然,倘若生活在中国的人们无法目睹或亲身体会到这种发展成果,上述这些数据就会显得非常抽象。但事实是,十年来,中国民众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见证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变化:天空通常是蓝色的,空气质量变得更好了,城市的绿地成倍增加,公共交通和铁路网络的大大拓展为生活出行提供了诸多便利,许多公交车和汽车(包括出租车)是电动的,垃圾分类已经得到普及,等等。
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不仅做出了推进绿色发展的坚定承诺并提出了相关目标,而且,通过对生产、消费和循环利用能源资源获得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以及将绿色发展纳入经济整体规划的谋篇布局中去,中国为增强全民绿色发展意识和成功实现相关发展目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国取得的成果充分表明,其环境治理工作卓有成效,中国认真承担起了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大国责任,并成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角色和突出贡献者。中国要走、正在走的现代化之路,绝不是以累加、短视、利益最大化逻辑为基础的现代化模式——这正是造成当今地球上的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而是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推进以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为动力且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中国正在向前迈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为绿色发展做出了持续努力,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致力于保卫蓝天、碧水、净土、青山,这既代表了中国人民对美丽中国的向往,也与世界各国人民对美丽地球的向往符合,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由此,中国向世界表明,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有志者,事竟成。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法文改稿专家)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