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其中,高校应急管理关系师生员工生命健康和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高校应急管理工作在师生认知、情绪以及集体行为等方面面临诸多特殊难点,并存在相对突出的思想政治安全、公共危机和社会稳定等潜在风险。为此,需要从国家治理体系的宏观视角出发,构筑完善全面统筹、内外联动、动态调节的高校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科学有效、有的放矢地助推高校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行稳致远。
高校应急管理工作面临挑战
高校应急管理工作因其关涉的师生群体特征而面临特殊难点,既包括高校师生因较高关注热情而存在的较大波及面,也包括高校学生因认知局限而存在的行为偏差,还包括高校学生聚居性特征导致的集体行动风险。这些难点决定了高校应急管理工作需要专门研判、系统施治。
首先,高校师生的时事关注热情高,扩大了高校应急管理工作面。高校师生对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具有较高的关注热情,且不乏线上线下信息搜集、传播渠道。时事关注热情所激发的在场感常常使广大高校师生成为突发事件或社会危机事件的非直接利益相关者,成为不在场的受影响人群。同时,高校师生往往较少掌握社会资源和直接参与渠道,在呼声和期望无法得到回应时,很容易导致无助、失望和挫败感等负面情绪,甚至受到事件影响而产生焦虑、烦躁甚至抑郁等心理问题。
其次,高校学生的鉴别能力有限,增加了高校应急管理的阻力和成本。相比高昂的时事关注热情,高校学生对社会事务的认知尚不够成熟,易受外界尤其是网络不良信息的干扰,并引发过度的情绪波动和行为偏差。高校学生很多时候只是凭一腔热血参与公共事务,对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的鉴别力不足,因片面、草率而难以对事物的真相和全貌做到不偏不倚的洞悉。这一方面导致高校学生容易受错误或不良信息的误导,另一方面导致高校学生容易出现认知偏执,产生对高校应急管理行为的误解、不满或过度反应。有限的鉴别能力既容易使高校学生产生过度焦虑和焦躁情绪,并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出现行为偏差,也在客观上增加了高校应急管理的难度。
最后,高校学生的聚居性特征内含集体行动风险,构成了高校应急管理的棘手性。高校学生在校园和宿舍内接触紧密、互动频繁,群居性的交往特征增加了危机冲击情境下的情绪传染性,导致高校学生情绪的易波动性,容易因冲动、从众而引致集体行动。同时,在本身对时事热点问题的较强共情心理之外,高校学生间基于相似认知模式的相互强化,容易在信息茧房效应下加剧自身的认知偏误问题,导致线上线下的集体行动,构成次生危机事件。
构筑完善的高校应急管理体系
高校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应置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宏观视野下,基于高校师生的认知与行为特性,学习、借鉴先进治理技术,构建全面统筹、多方联动、动态调节的针对性管理机制。
全面统筹,建立校院多层次的高校应急管理领导机制。
在学校层面,首要任务是成立校领导领衔的应急管理工作小组,制定和推进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干预方案,确保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岗,相关职能部门如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学工处、保卫处、后勤处等全力配合。同时,要加强自上而下的高校应急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指导,督促高校应急管理各方切实落实应急处置方案和措施。要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对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不敢担当、落实不力甚至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行为,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在学院层面,要重点开展针对应急管理的公共素养教育,由院系党委书记直接领导,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共同参与,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做好师生服务、认知引导和心理干预工作,纾解各种原因造成的师生焦虑和心理困境。同时,高校可以开展专项应急管理业务培训,鼓励各学院教师、辅导员等学习运用心理危机干预专业知识、相关法律和伦理准则,提升应急管理资质,承担相应的应急管理监测和引导责任。
内外联动,拓宽多元参与的高校应急管理协同机制。
在内部,一方面,打造一支高校应急管理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是加强高校应急管理效能的重要前提。高校可以利用公共管理、应急管理、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优势,遴选配备领域内的专家老师,经过相应岗前培训,成为应急管理、舆情应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骨干教师。另一方面,在学生层面,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会、心理健康类学生社团、心理健康委员会等开展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收集反馈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注重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功能。
在外部,首先,高校要与各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建立内外协作机制,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建立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公安、国安、工信、宣传等部门共同参与的上下联动、内外协同、齐抓共管的高校应急管理体系。其次,在社会层面,高校可以引进专职公共管理专家、舆情应对专家及心理咨询师等,同时从专科医院、社会专业咨询机构聘任兼职咨询师,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化应急管理队伍。通过联合专业力量,对应急管理中的师生认知偏误问题进行引导;在建立咨询师联系制度基础上,实现应急管理过程中对师生的全程跟踪关怀,做到干预有跟踪、定期有回访。
动态调节,构建精准高效的高校智能化应急管理平台。
首先,在工作运行方面,要构建从危机识别到诊断、治疗、跟踪、反馈等较为完备的高校应急管理闭环。通过及时有效的师生认知和心理摸排机制,实时掌握师生心理动态,对筛选出的具有风险和需要帮助的师生提供个性化的观察与关怀机制。同时,通过定期摸排形成需要重点关注的师生名单,由二级单位做好对相关老师、学生的关怀工作。应急管理中的重点和敏感群体也应重点关注,必要时应做到“人盯人”下的直接帮扶和认知干预。
其次,推进校园舆情回应智能系统建设。要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探索建立“互联网+应急管理”平台,加快构建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高校应急管理体系。一方面,建立富有公信力和说服力的信息发布制度,加强信息互通,注重师生信息反馈。高校应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坚持公开、高效和传播效率最大化等原则,不能朝令夕改,让师生能够获取权威、有效的应急管理信息,促进师生有序、理性参与。同时,还可以搭建富有弹性的师生发声渠道,让学校院系能够快速获取师生的真实认知和情感信息,并做到及时反馈,实现信息高效互通。另一方面,创新高校应急管理方式方法,提高高校应急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高校应急管理从粗放型管理向精准化管理的转变。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筑牢应急管理体系是当下各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且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及时针对不同急难险重情形采取不同的应急管理措施,形成校院师生四维互联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既是维护社会稳定、广大师生思想政治安全和心理健康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必然要求。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