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庚 簋
2021年11月10日 09: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10日总第2284期 作者:王元黎

  子庚簋,通高15.2厘米,口径19.4厘米,腹围18.3厘米,底径13.9厘米,重2510克,属商代晚期。1952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新乡市博物馆。

  子庚簋因器内底铸有“子庚”二字而得名,造型敦厚稳重,侈口,束颈,鼓腹,圈足。器身有扉棱六条,随器壁曲线流转而贯穿器身。通体以云雷纹为地纹,腹部以兽面纹为主纹。口沿下饰短三角纹一周,颈部和圈足饰带状夔龙纹各三组。其中,颈部还等距离间隔铸有三只大耳浮雕兽首,夔龙纹以兽首为中心,每组四只,两两相对。整器近乎满工,利用深浅凹凸的浮雕,构成了富丽繁缛的“三层花”,主纹突出,地纹清晰,主次分明,细节精致,浮雕感强。

  簋是商代新出现的铜器种类,并对以后的周文化铜礼器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基本形态如同带有圈足的碗、盆,属饪食器,具体用途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特别是西周,簋在数量、普及程度和礼制意义上都有极大发展,在礼器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簋与鼎相配,成为礼器组合的基本模式,在祭祀、宴飨中,簋常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组合的鼎配合使用。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的列鼎制度,表明以“鼎、簋”为核心的重食组合,取代了殷商以“觚、爵”为核心的重酒组合。

  青铜簋最早出现于商文化二里冈期,但数量较少,在商代晚期前段逐渐增加,西周时期数量甚多,“在整个周文化铜礼器中的比例超过20%,是仅略低于鼎的第二大类铜器”(参见王然主编《中国文物大典》第1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版)。至战国,基本退出青铜礼器的体系。

  《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郑玄注:“方曰簠,圆曰簋。”簠形口大而长方,簋形口敛而椭圆。但实际上,目前出土与传世之簋形制颇多,变化复杂,仅从耳部形态就可分为无耳簋、双耳簋、四耳簋,有的耳上还有垂珥。从足部特征又可分圈足簋、方座簋、三足簋、四足簋。有的有盖,有的无盖。商代多为无耳簋中的鼓腹簋和有耳簋中的鋬耳簋两种类型。妇好墓出土的一批无耳簋,就是殷墟中期非常流行的式样。西周早期一般沿袭商式,中期有较大发展,式样繁多,晚期又趋于定型化。

  青铜簋器内底平坦,可铸较长铭文记事,目前发现百字以上的就有召伯虎簋、师虎簋、班簋等。特别是西周时期,铭文内容丰富,大多记载作器的缘故,用来颂扬祖德,刻纪功烈,记述周王锡命,传遗子孙后代,具有书史性质。如记祭祀典礼的大丰簋、仲殷父簋;记征伐功绩的天亡簋、夨簋、令簋、郭伯簋;称扬先祖的邢侯簋、叔向父簋、番生簋。也有为获得赏赐而作器的,如友簋之赐牛、命簋之赐鹿、献簋之赐金车等。还有记载土地交易的格柏簋、记载分封的宜侯夨簋等。

  众多名器中,具有重大史料价值的当属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的利簋,其铭文所记武王克商、在牧野之战中获胜的史实,与《尚书》《逸周书》等先秦典籍完全吻合,特别是明确记载了牧野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具体日期,为商周两代的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成为“夏商周断代工程”年代确定的珍贵物证。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