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继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作为国内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华东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较早。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宽广,上海、浙江、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的乡村也展现出新气象。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农村发展活力强。“十三五”时期,江苏省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粮食总产连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乡村产业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十四五”开局,江苏省农业农村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加速转型,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正在铺开,一首江苏特色的乡村振兴“进行曲”在乡村全面奏响。
近年来,上海强化城乡整体统筹,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乡村逐渐成为上海高科技农业的领军者、优质产业发展的承载地、城乡融合和生态宜居的示范区。2021年6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上海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
山东省临清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因临近清河而得名。临清的兴衰与大运河密切相关,明清时期,临清凭借大运河漕运兴盛而迅速崛起,素有“富庶甲齐郡”“繁华压两京”“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美誉。
浙江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是全国最早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的省份之一。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浙江坚持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稳扎稳打,各地创新乡村振兴发展思路,涌现出一批乡村振兴的“名县名乡(镇)名村”。浙江在“两山”理念指引下推进乡村振兴取得实绩,在全国乡村振兴中起到了引领性作用;这里率先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将为共同富裕在全国各地的更好实现提供浙江示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为此,山东省委、省政府扎实部署,统筹推进,聚焦“五大振兴”积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省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多来,取得了哪些成效?形成了哪些特色?围绕相关问题,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郝宪印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从宏观总体视角看,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内的全面振兴。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要实现共同富裕,统筹推进“五大振兴”是必经之路。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相互联系、内在一致,梯次推进、循序渐进。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以更有力的举措推进“五大振兴”,必将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在脱贫攻坚中,高校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承担时代使命,打造了助力脱贫攻坚的“高校样本”。面向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高校应当在总结助力脱贫攻坚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发挥“蓄水池”“动力源”和“助推器”作用。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和动力。繁荣乡村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与价值追求,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与实现路径。在信息化社会和大数据时代,现代媒介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技术力量。5G时代的智能媒介技术,推动了短视频、直播平台的乡村化实践。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出乡村社会“虚拟化”的真情实景,更好地凸显地域文化、承载乡村价值、体现乡土气息。智能媒介不断弥合城乡缝隙与时空区隔,建构了数字化双向互动通道,人们通过具象且直观的方式接触、认知与传播着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要科学地把握和运用智媒传播规律,让“正能量”驾驭算法,提振乡村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效力。
新时代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根本。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乡村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课题、创造了新机遇。区域化党建的最初形态是以街道党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其他基层党组织为结点的网络化党建体系,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从以街道为核心的党建共同体形式向更高层面区域演变,成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方式。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背景下,区域化党建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功能和模式,成为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村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