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健康传播的跨学科研究
2021年11月12日 07: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12日第2286期 作者:本报记者 阮益嫘

  11月7日,首届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四届“医疗、人文与媒介:健康中国与健康传播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线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公共卫生危机传播与风险沟通”“全球健康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传播”“媒体健康叙事与策略传播”等话题,深入研讨健康传播的核心议题和重大问题,为推动实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加强媒介传播 提升健康素养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直接反映公众健康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技能,而居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又与健康传播有着密切联系。

  健康传播重在人才培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提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健康话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健康传播专业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需更加注重研究体验式学习,探索在实践中、项目中学习的教学模式,并与企业联手开展健康传播人才培养以及相关课题研究。

  健康传播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国家卫健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胡强强提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对包含疫情信息在内的健康信息以及相关科普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加。通过新闻发布会、科普活动、媒体一线采访的形式,及时传播相关信息,能够让公众全方位、多渠道了解相关信息。健康传播研究不仅仅是医疗、健康、公共卫生领域以及媒体传播的简单叠加,还需要以更宽广的视野实现各领域融合,促进学科交叉研究。

  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健康传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互联网的传播活动与媒介形态不断更新、发展,社会科学研究也需要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变化,提出更多具有原创性、前瞻性的研究课题。

  组建学者网络,促进健康传播学术共同体建设。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静提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深刻凸显出健康传播的重要性。疫情之下,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充分发挥传播的力量,既是当下健康传播研究者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吸纳、整合学术资源,进而形成学术共同体的依据和动力。

  联动医学和传媒,积极开展健康科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副总编辑赵安平介绍称,媒体平台要发挥应有的作用,给传播健康理念的学术研究提供更多支持,整合优质学术资源,加大问题探讨的深度,在权威的平台请权威的专家,传播权威、科学的疾病治疗和预防知识。媒体平台要通过持续不断地向社会大众推送真实有效的信息,让更多人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健康的责任人。

  以全球化视野看待健康传播事业。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吴靖认为,健康传播在新媒体时代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践充分证明,健康治理和传播是社会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动员能力和行动能力彰显了中国特色。

  挖掘成功经验 加强国际合作

  针对媒体如何报道、科研机构如何研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问题,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健康、行为与社会系系主任拉吉夫·日默认为,健康传播和公共健康之间有很大的重叠。在健康传播方面,报纸如何报道疫情,疫情传播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公共卫生背景下宣传方式、社会控制手段如何,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需要将不同领域结合起来,在更加广阔的视角下观察。除此之外,疾病控制中心对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发布的速度如何,公共卫生部门提供了哪些培训来应对突发情况等问题,都值得研究。

  医疗卫生知识的传播形式不容忽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传播学系、健康传播在线理学硕士项目主任布赖恩·奎克研究了美国医疗剧播出后在观众中产生的影响。在传播健康、医疗理念方面,媒体应不断增加所传播知识的曝光率,而这种重复的过程会增强媒体的说服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探索如何用轻松的叙述方式传播医疗卫生方面的知识,以增强媒体的说服效用。

  媒体在传播公共卫生规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瑞士苏黎世大学媒体与传播研究教授托马斯·弗雷梅尔以社会规范在新冠肺炎预防工作中的作用为课题进行研究,提出社会规范可以为疫情防控提供指导。他以实证研究证明了人们感知的社会规范与其各种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即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有很多人做了某件事,那这件事一定不是完全错误的”。他表示,我们的所有行为都与不同的社会环境有关,社会规范通过沟通而形成,而且没有通用型解决方案,媒体和传播研究人员在传播公共卫生规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今公共卫生问题非常复杂,无法借助任何一个学科单独解决,只有采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实现跨学科多领域相互融合,才能以全面的视角为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提供解决方案。

  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