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建党百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2021年06月25日 01: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25日第2194期 作者:

  编者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今天我们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谱写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篇章。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组织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

  百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创造及其世界意义

  百年中国的成就,具有公认的奇迹性质。不过,对于如何理解这种奇迹,在国际上存在着广泛的争论。这是因为,“奇迹”之说本身意味着中国的现实超出了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视野和理解范围。这也是今天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抵制、遏制甚至直接对抗的根本原因。这也给我们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如何从世界历史、民族国家现代化道路以及现代政治发展角度提供具有说服力的理论,阐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实质。

  百年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建立近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现代化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4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和历史性飞跃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从中国革命到中国建设,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每一个重要历史阶段都会出现重大的创新和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

  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性关系,最深刻地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史进程中,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

  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卷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卷篇,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理解邓小平理论,就要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深刻背景、面对的首要的基本问题以及这一理论达到的目的,抓住了这三个问题,就抓住了邓小平理论的关键点。

  从公平正义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制度自信与其他三个自信是一个整体,但也有其相对独立的内涵。简言之,制度自信就是对一个具有优越性的好制度的自信。而一个具有优越性的好制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能够容纳、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就需要讲清楚如下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具有容纳、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优势?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中国意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此后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一百年彪炳史册,是对中国具有深远意义的一百年。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