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汉字与文明
2021年06月11日 09: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11日第2185期 作者:

  编者按:从龟甲兽骨到竹简纸张,从金文小篆到简体汉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凝聚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文明。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文字学研究有着深厚的学养根基,是“国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现代学术和学科范式后,我国的文字学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新兴技术的应用,取得了累累硕果。

  汉字研究呈现全面发展的新气象——访中国文字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

  在历史长河中,世界各地的先民曾创造出多种古老的文字。这些文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上古文明的重要标志。其中,汉字是唯一未曾中断、沿用至今的文字系统。

  让古文字学后继有人——访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李运富

  古文字是汉字发展的早期形态,包括秦代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简牍文字、玺印文字、石刻文字及汉代以后的传抄古文。古文字学因长期面临研究力量不足、后备人才匮乏等困境,被称为冷门“绝学”。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旨在加强古文字研究力量,推动学科发展。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李运富近年来尤为关心古文字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谈到了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古文字构形研究与古文字考释

  古文字构形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总结归纳出古文字的构形理念、构形规则和演变规律,并用于指导古文字考释,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不断完善战国简帛整理隶定标准

  战国简帛资料具有古文字的“面相”和先秦文献的“底色”,整理难度较大。战国简帛的整理过程,就是扫清识读上的重重障碍的过程,是把一个从形式到内容都陌生的信息系统,转换成现今大家熟悉的信息系统的过程。整理者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二传手”的角色。

  新时代甲骨学研究再谱新篇——访河南大学甲骨学与汉字文明传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蕴智

  百余年来,甲骨文研究薪火相传,并形成以“甲骨学”命名的显学。近年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益于国家对甲骨学的重视和新兴技术手段的应用,甲骨文的整理和研究领域成果迭出。围绕甲骨学当前的学术热点、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河南大学甲骨学与汉字文明传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蕴智。

  中国书法展现汉字构形之美——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刘绍刚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形态表现为基础的艺术形式。从甲骨文到近代文字,不同书体展现了汉字发展流变,而丰富变化的笔法和字势则展现了汉字构形之美。书法艺术与汉字的发展具有怎样的互动关系?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刘绍刚。

  近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

  汉语文字学古称“小学”,是研究汉字产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根据历史分期,《中国大百科全书》把汉语文字学划分为五个方面:先秦古文字研究;秦汉篆隶文字研究;魏晋以后的行书、楷书研究;六朝唐宋以来的俗字、简体字研究;近代方言字的研究。如果更概括一些地看,汉语文字学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方面:古文字研究,研究小篆及其以前的古文字;近代汉字研究,研究隶书以下至清末的近代文字;现代汉字研究,研究“五四”以来记录现代汉语的汉字。

  《新华字典》第12版编修与汉字规范化——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新华字典》第12版主持人程荣

  文字的运用是否合乎规范,往往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汉字规范化既是汉字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字典是进行规范化的重要工具,对于推广普通话和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第12版《新华字典》发行。围绕该版《新华字典》的编修与汉字规范化等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新华字典》第12版主持人程荣。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